字词 | 忽践秦庭 |
释义 | 忽践秦庭忽践秦庭忽,即忽忽,倏忽。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屈原《离骚》:“日忽忽其将暮。”践,临、至。《庄子·让王》:“无道之世,不践其土。”秦,春秋时古国名。庭,也作王庭,指朝廷。《易·央》:“扬于王庭。”疏:“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典出《淮南子·修务训》:“申包胥重茧,七日七夜至于秦庭,以见秦王日:‘使下臣告急。’秦王乃发兵击吴,果大破之,以存楚国。”后喻到他处乞师求援。北周庾信《哀江南赋》:“畏南山之雨,忽践秦庭。”一如玄豹隐于终南山雾雨中畏惧远避祸害,像申包胥匆匆临至秦国王庭一样来到西魏乞师求援。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