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已qìngfǔ-bùsǐ,lǔnàn-wèiyǐ难: 灾难。难读 “nàn”,不能念成“nán”。庆父: 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原谓不除掉庆父这个人,鲁国的祸难不会停止。语出《左传·闵公元年》。 春秋时候,鲁庄公有位庶出之弟名叫庆父。此人不仅凶残狠毒,而且野心很大,一直想谋篡君位。庄公活着的时候,他害怕庄公,不敢轻易行动。等到庄公一死,便开始行凶作乱。他先派人刺杀了继位做国君的子般,立了年仅8岁的庄公的儿子姬启为国君,史称鲁闵公。 当时,齐国最为强盛,齐桓公做着诸侯的霸主。他得知鲁国发生了动乱便派大夫仲孙去探听消息。仲孙回来报告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齐桓公问:“怎么才能除掉他呢?”仲孙回答:“庆父积怨太深,必会自取灭亡。” 果然不久,庆父又把闵公杀死。这激起了鲁国人的义愤,纷纷要求惩处他。庆父看形势不妙,只好逃到莒(jǔ)国(今山东莒县一带)去。庆父逃走后,齐桓公派人拥立了鲁僖公。僖公立即用重金买通莒国,要求将庆父送回鲁国处置。庆父听到这个消息,就上吊自杀了。 后人便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为成语,比喻首恶不除,祸乱不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春秋时鲁庄公的弟弟。《左传·闵公元年》载: 庄公死后,庆父为篡权,先后杀死两位继嗣国君,造成鲁国动乱不宁,当时鲁国大夫仲孙归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后喻首恶不除,祸乱不止。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父一天不死,鲁国的灾难一天不会完结。比喻祸首不除,国家就不得安宁。春秋时,鲁国公子庆父野心勃勃,企图篡位夺权。鲁庄公死后,庆父杀死公子般,另立年幼的公子开为国君,这就是鲁闵公。过了不久,闵公也被庆父杀害。闵公舅父齐桓公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了解情况,仲孙湫回来后说:“庆父是罪魁祸首,不除掉庆父,鲁难永远没完。”(见《左传·闵公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