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跳舞如求婚
范文

    张鑫

    摘? ? 要:在简·奥斯丁的经典小说《诺桑觉寺》《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中,作为求婚模式的多种舞会场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再现。这种无处不在的跳舞场景使三部小说具有浓厚的电影特质。在当代同名改编电影里,小说中的舞蹈场景都得到了基于不同表达目的的再现,电影导演不同程度地将其中的舞会或跳舞场景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在小说中还是在电影里,两种不同舞会场景的再现,都被艺术化地处理成具有积极意义的求婚催化剂,“跳舞如求婚”的隐喻被赋予了一种正向社会风尚的特质,小说与电影都成了公开人际关系状态的戏剧性舞台。

    关键词:简·奥斯丁;改编电影;舞会场景;求婚

    中图分类号: I106.4?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2095-7394(2021)01-0007-05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家简·奥斯丁在她的所有小说里都将跳舞作为求婚的催化剂。在她眼里,“喜欢跳舞是谈情说爱的一个步骤”[1]8。从她的日常书信往来中可以看出,奥斯丁本人擅长舞蹈、热衷跳舞。她在1798年写信给姐姐时提到参加圣诞舞会的情况:“一共有20场舞会,我都参加了,一点都不觉得累。我觉得我可一连跳上一周,就像跳了半小时一样。”[2]98奥斯丁在其经典小说创作中,十分巧妙地对各种舞会进行了基于丰富情节、增添寓意和深化主题等方面的再现,不但细化了引领婚姻导向的各种舞蹈情节,而且为故事的主人公预设了婚姻机缘。

    求婚模式是跳舞仪式的正式礼仪基础。“跳舞是一种可以驯化极度野蛮冲动,而又不失情欲表达的活动。在很多文化中,跳舞对年轻人来说是释放和表达对异性伙伴性欲情感的一种可以接受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3]71在礼仪规范要求极其严格的摄政时期,跳舞是青年男女可以真正触摸到对方的为数不多的社交方式之一,尽管双方都带着手套。而且“跳舞还能将心智较弱、举止笨拙的人,与那些最适合结对成家的人区分开来”[3]242。曼塞尔就将奥斯丁的小说比喻成舞蹈:“她的小说宛如舞厅中的舞蹈。这些舞蹈展示了身处优雅、克制和因袭时尚形式艺术下的男女关系。这些舞蹈在安全地保持其艺术感的同时,又使得性冲动以一种仪式的形式得到庆祝。”[4]8

    求婚模式的舞蹈虽然让奥斯丁的小说具有些许性欲色彩,但它们的出现却是非常庄重得体的。而正是这种无处不在的跳舞场景使得奥斯丁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电影特质。在当代众多同名改编电影中,奥斯丁小说中的舞蹈场景都得到了基于不同表达目的再现。1995年,BBC版《傲慢与偏见》的编剧伯特斯威尔在讲述拍摄该片的心路时说:“在奥斯丁的时代,跳舞是社会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她将很多关键场景都设置在舞厅或舞会现场也就不足为奇了。”[5]67相应地,众多电影导演在将奥斯丁的小说搬上银幕时,都会将其中的舞会或跳舞场景用到极致。正如沃尔夫所说:“对许多影视观众来说,存在于奥斯丁作品的戏剧改编中的那些庄重高贵的舞蹈,引起了一阵文化嫉妒:一种对业已不再的伊甸园式优雅,和那些与我们比起来更加柔和和高尚的社会交往模式的渴望。”[6]1

    一、小说与同名电影《诺桑觉寺》中的舞会再现

    小说《诺桑觉寺》中的第一个重要舞会场景发生在巴斯聚会上。在那次舞会上,金先生拼命撮合莫兰小姐和她的舞伴亨利·蒂尔尼。在这种情势下,蒂尔尼就向莫兰作了跳舞和婚姻的类比:“我将乡村舞看作是婚姻的象征。忠贞与顺从是两者的主要职责;而凡是不跳舞或不结婚的男人,他们本人便与舞伴或邻居的妻子无丝毫关系。”[7]80蒂尔尼也用和莫兰跳舞并最终向她求婚这样一个存在内部逻辑关系的演进过程,来验证自己关于跳舞和婚姻关系的类比的。意欲掌控和阻止莫兰与蒂尔尼跳舞的约翰·索普也向她提出再舞一次的要求:“莫兰小姐,我觉得我与你应该起身再来跳它一个。”[7]60由于莫兰以已经跳累了为借口拒绝再跳时,她便失去了和蒂尔尼共舞的机会,后者加入到朋友中去后,莫兰只好在非常无聊的时光中度过。

    莫兰对无休止的被邀请“再跳一个”的厌恶,与她在蒂尔尼双轮轻便马车里获得的轻松惬意形成鲜明对照:“亨利驾车这么内行,这么平稳,没有一点儿颠簸,而且也不在她面前炫耀,也不朝马吆喝。”[7]172她这次得出来的结论是:“除了与他跳舞,坐在他驾的马车上无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7]172在蒂尔尼看来,结婚和跳舞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

    在这两种情况下,男人有挑选的便利,女人只有拒绝的权利;这两种情况都是为了彼此的利益而立的男女之约;一旦有了契约,两者均属彼此所有,直到契约的终止;双方的职责是要确保彼此都不给对方以任何理由,让他或她作非分之想,并以最大的关心防止想入非非,觊觎邻居之美,也不作與别人生活便可富有的空想[7]81。

    蒂尔尼的类比不可谓不恰当犀利。奥斯丁时代的乡村舞会形象地复刻了求偶跳舞的机制和目的,“提供的是非常自然的婚姻市场”[8]103。对当时的青年男女来说,“只有在舞池里,年轻人才会在最终决定求婚之前有机会能感受到浪漫的情节”[9]239。乡村舞会将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参加乡村舞会的时候,人们彼此伸出和接受陌生人的手,当舞蹈结束,舞伴们还能相互见面。

    1987年,BBC和A&E版的电影《诺桑觉寺》,都对蒂尔尼所坚持的舞会原则进行了正面呈现,并再现了他将乡村舞会视为婚姻的隐喻。在电影中,菲斯(Peter Firth)饰演的蒂尔尼向莫兰作乡村舞会和婚姻之间的隐喻时,非常明确地指出,在男女身上,男人有选择的优势,女人只有拒绝的权利。他在作这个隐喻时,表情冷峻、语调严肃,暗示着个人话语的真切性和对“跳舞如求婚”观念的执著。这也从一个现代性视角再现了在社会和家庭地位上男性处于绝对优势的婚姻思维。为了与时代感更加契合,与求偶情节更加贴近,电影中莫兰的扮演者不仅时尚而且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在听到蒂尔尼关于跳舞和求婚的隐喻后,她并没有表现太多的反对或全盘否定的态势,而是坚持己见地说了一句:不要低估拒绝的权利。从电影的舞会改编模式来看,导演并没有偏离原作的主题思想。作为民间交流的主要方式和求婚催化剂的舞会场景再现,保持了原作的思想性和积极性。

    二、小说与同名电影《傲慢与偏见》中的舞会再现

    具有隐喻色彩和求婚寓意的舞会场景在《傲慢与偏见》中更是屡见不鲜。奥斯丁在小说第一卷中所设计的跳舞模式,已经为后两卷中人物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跳舞在这部小说里不但“揭示了人物阶级出身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提前创设关于主要人物关系的行文节奏”[10]121。第一卷中的系列跳舞环节,是为达西和伊丽莎白之间的复杂求婚关系而精心设计的,同时与查尔斯和伊丽莎白的妹妹吉英之间的平稳求婚形成对照。在小说开头的舞会上,彬格莱先生“每一场舞少不了要跳”,而达西先生“只跟赫斯脱太太跳了一次舞,跟彬格莱小姐跳了一次舞,此外就在室内踱来踱去”[1]11。达西对跳舞的厌恶表明了他对婚姻的拒绝态度,而卡洛·琳彬格莱小姐的曲意奉承又进一步加深了他必须拒绝图财的单身女性的邀请。彬格莱先生让达西去邀请伊丽莎白共舞,但是后者的“傲慢”使其拒绝去邀请:“她还可以,但还没有漂亮到能够打动我的心,眼前我可没有兴趣去抬举那些受到别人冷落的小姐。”[1]12当然他的傲慢也只收获到了伊丽莎白的“偏见”。

    另一次舞会是在卢卡斯爵士家里举行的。当卢卡斯爵士说“什么都比上跳舞时”,达西则讽刺道,“哪个野蛮人不会跳舞”[1]29。反映迟钝的卢卡斯爵士为了向达西献殷情,便让他去和伊丽莎白跳舞,伊丽莎白则“笑盈盈地瞟了一眼就转身走开了”[1]31。很显然,伊丽莎白是在施展女性“拒绝的权利”。而她的拒绝“并没有使达西觉得难过”[1]31。她和达西在舞场的交锋,更加印证了跳舞如求婚的隐喻。在这个过程中,达西每向前进一步,伊丽莎白就后退两步,犹如二人正在跳节奏欢快的探戈。

    在尼尔斐花园举行的舞会是众多舞会的高潮。在那场舞会上,伊丽莎白与两位求婚者相遇,随着英俊的韦翰和愚蠢的柯林斯的加入,舞会显得更加生动起来。伊丽莎白准备要把韦翰“那颗没有被征服的心全部征服”[1]106。韦翰的缺席不仅使伊丽莎白倍感遗憾,同时也暴露了他无意和家产不够丰厚的伊丽莎白联姻的意图。柯林斯殷勤地邀请伊丽莎白跳舞,显示出他急切与对方结婚的意愿;而他那笨拙的舞姿,表明他不是一个合适的求婚对象。对于柯林斯的这种自己受罪、舞伴受苦的跳舞方式,向来都得不到大家的认可,因为当“人们彼此围成一圈,言行举止得体时,像柯林斯那样的大煞风景的人的偶然出现,是一个威胁到所有舞者命运的象征符号”[11]291。就像《诺桑觉寺》中的索普一样,柯林斯加入舞会是求婚行为的先兆,果然第二天“柯林斯先生就正式提出求婚了”[1]121。

    无论是在1999年BBC版的电影《傲慢与偏》中,还是在2005年好莱坞版的电影《傲慢与偏见》中,尼尔斐花园的舞会情境都得到了完整再现和艺术效果的提升。两部电影中的舞会形式高度一致,都是采用达西和伊丽莎白在来回聚散的舞动中时而分开时而会面的形式。这种银屏上的舞会再现模式,从思想内容上高度契合了人物之间分分合合的关系。两部电影的舞会编排,显示了导演独具匠心的艺术思考,因为如此编排会给伊丽莎白充足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回击来自舞伴的“傲慢”。同时,两部影片都将这场盛大舞会的分合形式和主人公的动静举止之间的对照进行了强化处理,还特别为柯林斯和达西精选了不同的音乐背景和舞蹈形式。柯林斯跳舞时的音乐节奏十分明快。为了迎合音乐,舞者的步幅和动作也要夸张式地收放,所以柯林斯的舞步看上去就像痉挛式的跳跃。而当达西跳舞时,舞蹈音乐舒缓稳重。这种情形下,舞者的步伐就显得庄重高贵。饰演BBC版达西的演员菲斯(Colin Firth)曾经评述说,“我觉得达西和伊丽莎白共舞那场非常精彩,在这个关键节点完美地奠定了他们的整个关系” [5]102。

    三、小说与同名电影《爱玛》中的舞会再现

    《爱玛》中最能显示跳舞如求婚隐喻的舞会场景出现在克朗旅馆。在这场盛大的舞会上,还出现了交换舞伴的行为。在柯尔家的舞会之前爱玛是不跳舞的,直到“弗兰克·丘吉尔以最合适的殷勤态度走到爱玛面前,握住了她的手,把她带到首位”[12]230。这个情节表明,爱玛尚未进入婚姻市场,宣称“自己也不跳舞”的奈特利先生也大致如此。不过爱玛后来发现,他“是用绅士的风度和天生的优雅来跳的”[12]330。埃尔顿先生拒绝了威斯顿太太让他去和哈里特·史密斯跳舞的建议时说,他是“已经成了家的老头儿”,他的“跳舞的时代也已经过去”[12]332。他的暗讽和自嘲在暴露个人性格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些跳舞和婚姻关系的实质:“跳舞是对人物情感的考验,一个人对跳舞的理解,对特殊舞伴的态度,以及成功取悦特殊舞伴的经验,都是他准确判断他人、端庄得体表现自我的标志。”[10]115

    并不善于跳舞的奈特利在带领哈丽埃特去跳舞时成功吸引了爱玛的注意。当埃尔顿邀请爱玛一起去领跳时,爱玛立即将奈特利拉到自己身边,当場宣称“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兄妹,并不是不能一起跳的”[12]336。在这个简短的交锋中,爱玛和奈特利彻底抛弃了兄长和小妹、老师和学生的身份,为他们之间新的关系的建立扫清了障碍。尽管奥斯丁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是不能挑选舞伴的,只能被动地被挑选”[13]56,但是爱玛提醒和督促奈特利邀请她跳舞的举动,构成了奈特利向她求婚的明显暗示。

    克朗旅馆的舞会实际上将命中注定成为夫妻的人连接在一起,也是他们联姻的公共或私人通告。1996年,ITV/A&E公司和好莱坞出品的同名电影《爱玛》,都精彩再现了原作中的这场舞会,并基于影视改编的艺术原则进行了加持处理。

    编剧戴维斯(Andrew Davies)在改编该部分时,并不满足于对原作舞会场景的忠实再现。他在ITV/A&E公司版的《爱玛》中加入一个全新的舞会场景,一个类似于莎士比亚戏剧的大团圆结局的舞蹈:丰收乡村舞(harvest-home country dance)。在这个喜庆的舞蹈中,三对主要人物——吉英和丘吉尔、哈丽埃特和马丁、爱玛和奈特利——都欢快地循着自己的舞步跳向人生的圣坛。正是这个舞会场景的加持,促使爱玛看清了时局,了解了自己的内心,并打破传统礼节和奈特利达成共舞。这种忠于原作精神的“舞蹈电影改编,不仅迎合了当代观众的口味,更是银幕作品走向设定的圆满结局的艺术和技巧需求”[14]103。

    四、结语

    奥斯丁将跳舞与流行于摄政时期的重要礼节性交流方式——求婚进行并置处理,巧妙地在小说中编制各种合适的舞蹈,凸显了跳舞所具有的求婚催化剂的作用。“只有当我们意识到跳舞和求婚是如何频繁地在这些小说中相互交织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觅得一位适合舞会和生活的舞伴有多么重要。”[13]57电影导演和编剧们在将奥斯丁的这些作品搬上荧幕时,高度关注其中精彩的舞会场景,意识到了它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所论几部同名影片中的舞会情景,都忠实地再现了原作风格,将跳舞与求婚的隐喻再现得淋漓尽致。小说与电影成了公开人际关系状态的戏剧性舞台,“跳舞如求婚”的隐喻也在小说和改编电影中同时被赋予了一种正向社会风尚的特质。

    参考文献:

    [1] 简·奥斯丁. 傲慢与偏见[M]. 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2] AUSTEN J. Jane Austens letter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LONSDALE S.Animals and the origins of dance[M].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1981.

    [4] ELLIS H. Atlantic harvest: memoirs of the atlantic[M]. Boston: Little Brown, 1953.

    [5] BIRTWISTLE S. The making of pride and prejudice[M]. London: Penguin Modern Classics, 1995.

    [6] WOLFE L. In step with austen: english country dancing[J]. New York Times, 1997 (7):1-3.

    [7]简·奥斯丁. 诺桑觉寺[M]. 金绍禹,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8] LEE-RIFFE N. The role of country dance in the fiction of Jane Austen[J]. Womens Writing, 1998 (5):103-112.

    [9] ENGELHARDT M.The manner of reading:Jane Austen and the semiotics of dance[J]. Persuasions, 2004(26):237-248.

    [10] ELSBREE L. Jane Austen and the dance of fidelity and complaisance[J].Nineteenth-Century Fiction, 1960 (15) :113-136.

    [11] DAICHRS D. Jane Austen, Karl Marx, and the aristocratic dance[J]. American Scholar, 1948(18): 289-296.

    [12] 简·奥斯丁. 爱玛[M]. 祝庆英,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13] ADAMS T. To know the dancer from the dance: dance as a metaphor of marriage in four novels of Jane Austen[J]. Studies in the Novel, 1982 (14):55-65.

    [14] JIAWELL S. The social identity and dramatization of Jane Austens character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責任编辑? ? 徐? ? 晶

    Abstract: In Jane Austens novels Northanger Abbey,Pride and Prejudice and Emma, the dance scenes as models of courtship have been perfectly represented. The prevailing dance scenes render the three novels highly cinematic. In contemporary film adaptations, the dance scenes from novels were all represented on different purposes. The directors also employed the dance scenes to the best. The two kinds of representations of dance scenes, both in novels and in films, were artistically treated as active catalyst for courtship. The metaphor of “dancing as courtship”was bestowed a positive social fashion and the novels and films became stages on which personal relationship was brought to light.

    Key? words:? Jane Austen; film adaptations; dance scenes; courtship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