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庚的古文字研究容氏的最大贡献是继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之后编成第一部系统的金文大字典——《金文编》和《续编》。二书为姊妹编, 《金文编》收商周金文,几经增补后正文收字头2420字,重文19357字,附录收存疑待考或图形文字1351字,重文1132字。《续编》收秦汉金文。正文字头951字,重文6048字,附录性质与《金文编》同,收有少量字。此二书摹录精确,收字全面,考释严谨,是治古文字者必备工具书。缺点是只收字形,对形音义一般不做解释。在铜器著录方面,编有《宝蕴楼彝器图录》(1929年),《秦汉金文录》(1931年),《颂斋吉金图录》(1933年),《武英殿彝器图录》(1934年),《海外吉金图录》(1935年),《善斋彝器图录》(1936年),《颂斋吉金续录》(1938年),《西清彝器拾遗》(1940年)等。在铜器研究上,代表作是《商周彝器通考》。此书对商周铜器的制作、发现、类别、时代、铭文、花纹、铸造、价值、 去锈、 拓墨、 仿造、 辨伪、 收藏及各种器物的用途、形状、名称详尽论述,并附图像,于古文字学、考古学、器物学都具有参考价值。另著有 《鸟书考》,结合春秋战国器铭, 对此种书体予以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