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
释义 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

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

指定心结构中定语和中心语之间存在语义重复或语义矛盾等不协调现象。李向农在赵元任 《汉语结构各层次间形态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一文的启示下,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发表了《现代汉语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一文。李文说,一般情况下,定心结构的定语修饰限制中心语,在语义上,定语的意义加上中心语的意义,只要合乎相应的句法规则的限制,就是整个定心结构的语义。但是,李向农指出,在实际言语中,这种常规却出现种种变异: 或者定语和中心语在意义上互有重叠,或者互相矛盾……这就是 “定心结构中形式与意义的脱节现象”。这种脱节现象可分为四类:
❶ “羡余表义”。“这种羡余表义现象在语义结构上表现为定语的语义特征正好同中心语所具有的某个主要的语义特征重迭,而呈现出语义包含关系”。如 “失去双亲的孤儿” 中,“孤儿” 的意义中本含有“失去父亲或失去父母”的特征,所以定语“失去双亲” 与中心语是重迭的。
❷ 矛盾修饰。“矛盾修饰的脱节现象,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定语和中心语的部分语义特征相矛盾; 另一种是两个互为反义的形容词分别处于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上,因而在直观上都令人强烈地感觉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说法”。如 “ (傅贵是个) 父母双全的孤儿”“无比真诚的伪善”。
❸混杂隐喻。李向农指出,“定语和中心语分别否定和肯定同一个对象,这互相矛盾的两部分构成一个表面上违反不矛盾律 (A不是非A)的组合;或者表现为定语直接地或间接地否定中心语的某个主要特征。” “中心语不是从概念意义上说明它所指的人或事物,而是从非概念意义上暗示 一种类的意思,因为这种意思是通过否定和肯定混杂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把它称作 ‘混杂隐喻’。”例如 “(他是)不是工程师的工程师”“ (他仿佛是个) 能干活的死人”。
❹ 背语义分析。指某些定心结构的语义不能作由“定” 及 “心” 的语义分析,而只能作主谓结构的语义分析,如“刚还俗的和尚”不能理解为某种“和尚”,而应按 “和尚刚还俗”的搭配去理解; “破碎的碗”也已不是某个 “碗”,而是 “碗破碎了”的意义。“背语义分析指背离常规,‘无视原来语义成分的分析方法’”。“人们在心理过程中并不是按照常规由 ‘定’及 ‘心’地去分析,而是把它当作主谓结构来进行背语义分析”。李向农最后还论到脱节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脱节现象在表面看来,都有些不合常规,尤其是矛盾修饰和混杂隐喻,但从信息内容的角度看,这两类脱节现象提供的语义信息却最多,因而交际价值也最大。脱节现象之所以能大量存在于现实语流中,正是因为它可以用有限制的形式(句法格式)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 (语义内容)”。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