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官话
释义 官话

官话

普通话的旧称。明清时代是指以北京话为基础的标准语。因为它在官场中通用,所以叫做“官话”。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十五史》载:“[王]雅宜(宠)不喜作乡语,每发口必官话。”张位《问奇集·各地乡音》:“大约江以北入声多作平声……江南多患齿音不清,然此亦官话中乡音耳。若其各处土语,更未易通也。”陈钟庆《古今音韵通转汇考》:“国朝建都于燕,天下语音首尚京音。”清制,举人、生员、贡监童生必须学会讲官话,否则不准送试。辛亥革命以后,“官话”的名称逐渐为“国语”所代替,新中国建立后统称“普通话”。
北方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也叫“官话”。通行范围,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部分地区(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北部、湖南西北角一带,占整个汉语通行地区的四分之三。
官话内部相当一致,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三千三百公里,各地人互相通话并无太大的困难。语法基本一致,词汇大同小异,语音系统都比较简单,相当接近。当然官话内部也存在一些分歧,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按地区不同,一般又分为北方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等。


官话ɡuānhuà

❶旧指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话。
❷官腔。用来敷衍推托的冠冕堂皇的话。


【官话】

旧称明代以来形成的汉语中通行较广的北方话,特别是北京话。原用于官场,故名。现在也用来统称北方话。


官话

❶明清之际对汉民族共同语的称呼。辛亥革命后称作“国语”。“官话”、“国语”都不能确切表达汉民族共同语的概念,“五四”以后逐渐被“普通话”的名称所代替。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规范,普通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才被法定地使用开来。参见“普通话”。
❷官话方言。


某种内容的话

某种内容的话

有所寄托的话:寓言
 寄托希望的话语:寄语 寄词
约定的话:约言 诚言
 归隐的约言:云山约
 从前的约言:旧约
答复的话:回话
闲扯的话:淡话
议论的话:言言语语
求情的话:好话
受审人口头陈述的与案情有关的话:口供辞状 辞语 辞证
对某个案件或某种事情提供证明的话:证言 证词
表示感想的话:感言
 在某种仪式上表示感想的话:谢词
解释文意的话:说明
简要的话:约言
争吵的话:口过
利用规章手续等来推托、刁难、责备的话:官腔 官话
指责的话:谤词
说别人缺点、过失的话:短话
 背后议论他人的话:闲话
 议人长短的唠叨话:闲言长语
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流言
搬弄是非的话:老婆舌头
离间的话:间言
讨好的话:好话
 求情讨好的话:软话
 甜美动听的、讨好人的话:甘言媚词 甘言媚辞 甘言谀词
 逢迎讨好的话:佞言
谄媚之言:偏辞
不顾羞耻的无赖话:无耻谰言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