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不易方guānbùyìfānɡ官: 名词做动词用,指任命官员。易: 改易,变更。方: 法则,准则。指任用官员不改变既定法则。语出《左传·襄公九年》:“晋君类能而使之,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春秋时,秦景公派使者联合楚国伐晋,楚王应允。子襄劝阻说:“现在不是与晋国相争的时候。晋君善于用人,能够选拔出贤能的人,任命官员不改变用人原则。卿肯让贤,大夫不失职守,士子争相效命,百姓努力生产,各行各业也都安于本分。将相和睦,唯才是举,不搞论资排辈。晋国现在是君明臣忠,上让下竞,只可与之和睦相处,不可与之争锋。” “官不易方”也用来形容政局稳定、治理得法。但有人望文生义,理解为做官不应有棱角,需圆滑世故,实大谬不然。 社会安定
社会安定风不鸣条 狗吠不惊 犬吠不惊 天下太平、社会安定的象征:凤引九雏 社会安定、太平:治 社会安定,风调雨顺:雨不破块 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官不易方 社会安定,没有战争:奠枕之安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治平 治安 镜清砥平 词清讼简 社会安定,治安良好:萑蒲息盗 萑蒲无警 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犬不夜吠 社会安定,犯罪的人少:囹圄空虚 囹圄生草 囹圄为空 圄开空虚 社会安定,犯法的人很少:刑措不用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监狱里没有在押的犯人:草满囹圄 社会安定,秩序良好:外户不闭 狗不夜吠 社会秩序井然而安定:顺治 社会太平安定:俗理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时清海宴 歌颂赞美社会安定:黼黻太平 黼黻升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