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悲秋❶谓感秋而悲怀。唐李郢《早秋书怀》诗: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❷借指感事而悲怀。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 “我虽是见宰相,似文王施礼,一头地离明妃,早宋玉悲秋。” ●《楚辞·九辩》: “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皇天平分四时兮,窃独悲此廪秋。”憭慄(liao li): 凄怆,悲伤。廪: 通 “凛” ,寒冷、寒凉。宋玉面对草木零落、萧瑟寒凉的秋景,感时而伤怀,如身处远行羁旅之中,登高望远、临川叹逝,送别将要归去的友人。在一年四季中,寒秋可说是最使人悲怆了。
宋玉悲秋【出处】 《楚辞》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liao)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xuè)寥兮天高而气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释义】 楚国宋玉作有《九辩》,感叹秋天的悲凉肃杀,慨叹人世的凄凉坎坷。后以此典形容秋色凄凉,或借以感伤人生易逝,境遇坎坷。 【例词】 悲落木 悲秋辞 楚客悲惊摇落 宋玉悲秋 宋玉情怀宋玉多愁 宋玉伤感 宋玉悲经秋宋玉 宋赋秋悲 宋玉怀楚客秋怨 摇落变衰 秋气悲楚玉恨赋 【用例】 〔悲秋辞〕 唐·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卓哉悲秋辞,合在风雅右。” 〔楚玉恨赋〕 宋·陈坦之《塞翁吟》:“远碧秋痕瘦,楚玉恨赋凄凉。” 〔经秋宋玉〕 唐·魏朴《和皮日休悼鹤》:“经秋宋玉已怨伤,况报胎禽昨夜亡。” 〔秋气悲〕 唐·张九龄《郡内闲斋》:“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 〔宋玉悲秋〕 宋代韩淲《浣溪沙》:“宋玉悲秋合反骚,陶潜把菊任持醪。” 〔宋玉怀〕 唐·李群玉《九日》:“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