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老
孛老
孛老古代戏曲中老年男子的俗称。清·焦循《剧说》卷一:“末、旦、净、丑之外,又有孤徕儿、孛老、邦老、卜儿等名目……《货郎旦》,净扮孛老;《潇湘雨》,外扮孛老;《薛仁贵荣归故里》,正末扮孛老;《朱砂担》,冲末扮孛老。是扮孛老者,无一定也。”王国维《古剧脚色考》:“金元之际,鲍老之名分化而为三:其扮盗贼者,谓之邦老;扮老人者,谓之孛老;扮老妇者,谓之卜儿。皆鲍老一声之转,故为异名以别耳。”
孛老〈隐〉宋明行院指父亲。见《行院声嗽·人物》。
孛老宋、元俗语。原为对父的俗称。后引申为传统戏剧中对老年男子的通称。明胡文焕《墨娥小录》 十四: “父,孛老。”清焦循 《剧说》一:“货郎旦,净扮孛老; 潇湘雨,外扮孛老;‘薛仁贵荣归故里’,正末扮孛老;硃砂担,冲末扮孛老,是扮孛老者,无一定也……孛老者,男子之老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