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绰
孙绰314—371字兴公,中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西晋著名文人孙楚之孙。绰少时与兄统渡江,家居会稽,喜山水,爱隐居,博学善为文。始任著作佐郎,袭封长乐侯。后为征西将军参军、太学博士、尚书郎等,转为永嘉太守,迁散骑常侍,领著作郎。时大司马桓温主张迁都洛阳,绰上疏劝阻,不久任为廷尉卿,领著作郎。 孙绰在当时有文名。甚好张衡、左思赋,所作《初遂赋》已不存,《望海赋》亦残,惟《文选》所载《游天台山赋》词旨清新,在晋赋中较为有名。孙绰本人视此赋为平生得意之作,曾对范启说:“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这篇赋在描写自然景物的方法上有自己的特色:它以“游”为线索,把自然景物贯穿起来,随着作者的游踪所及,景物不断变换,千姿百态的景色随着作者攀援的节奏扑面而来,令人应接不暇。及至攀过险道,登上山顶之后,“恣心目之寥朗,任缓步之从容”,则又是另一番纤草萋萋、流水潺潺、莺歌燕舞、风光妩媚的景色。作品的语言也显得鲜明而有概括力。不过,由于作者总是要把那些释,![](/crfdpic/r200607042/r200607042.1325.52.2.bmp) 的话头加到自然景物上,用以抒发赋序中所说的“方解缨路,永托兹岭”的心怀,反倒损害了大自然的完美。孙绰的这种把佛、道思想与山水描写合而为一,末尾也以此为归结的写法,正是当时流行的玄言诗的表现形式。东晋偏安江左,清淡之风更甚,反映在诗歌创作中是玄言诗盛行。孙绰是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严重脱离现实,宣扬道家哲理,正如钟嵘《诗品》所说:“理过其辞,淡乎寡味。”
孙绰320—377年字兴公。 东晋太原中都 (山西省平遥县西南) 人。 累官一迁尉卿、 领著作郎。 有经学著作 《论语集注》 一书。 今已不传,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孙绰
008.孙绰(p793.2)述其行状后乃云: “《晋书》附《孙楚传》。” 按:此句文法不通。或云:“行状附于《晋书·孙楚传》”,或云:“《晋书》有传,附于《孙楚传》”,或云: “见《晋书·孙楚传·附孙绰》”,皆可,当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