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存在主义
释义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

20世纪以来一种具有世界性的哲学和文学思潮。原为哲学概念,又译“生存主义”或“实存主义”。19世纪前期的丹麦哲学家、神学家克尔凯郭尔 (1813—1855) 首倡存在哲学。他在 《恐惧和颤抖》、《忧虑的概念》中提出,人生是一种悲剧性的孤独存在,人在反复无常的命运摆布之下渺小可怜,无能为力。只有通过上帝人类才能摆脱焦虑与匮乏,找到自由,获得心灵的安宁与精神的欢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哲学在德国开始流行,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 (1889—1976) 和雅斯贝尔斯 (1883—1969)。30年代传入法国,发展成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在法国又分为基督教存在主义与无神论存在主义两种倾向。前者以哲学家兼剧作家加勃里埃尔 · 马赛尔 (1883—1973) 为代表,对克尔凯郭尔学说有所发挥。后者以萨特 (1905—1980) 和加缪(1913—1960)为代表。萨特的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奠定了存在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
无神论存在主义否定上帝存在,提出存在即自我,存在先于本质。人只有通过有意识的选择和行动才能确证自身的存在,才能给这种存在赋予本质。萨特强调存在主义是当代的人道主义,作家应对历史事件、艺术作品和时代的道德、社会行为持一种清醒的、无情的批判态度,废除消谴文学和感伤文学,真实地表现个体存在的基本感受: 恐惧、焦虑、孤独、绝望,反映荒诞的现实、时代的悲剧性并揭示历史前景,激发人们自由选择的个体意识和为了光明合理的生活而斗争的勇气。存在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哲理倾向,为了有效地表达思想内容而兼用传统手法与现代派手法。哲理内容常由两种方式表现,一是让主人公现身说法,通过他们的所感所思和所为,演绎出作者本人的人生哲学。第二种方式是象征和寓意。萨特的《禁闭》中与外界隔绝的地狱和三个幽灵,就是整个人间状况的象征。存在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地再现个人主观感觉世界,而不是再现客观现实,突出挖掘人物的阴暗心理,而不是虚假的理性主义和乐观精神。萨特在 《墙》中一方面描写反法西斯战士在被处决前如何镇定自若,置生死于度外;另一方面又写他生理上的极度恐惧如何使他大汗淋漓,小便失禁。这样便“真实地”再现出人物在特殊“境遇”中的内心分裂。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到了六、七十年代逐渐为新的思潮和流派所取代,但作为一种思想,存在主义在当代思想史和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各国涌现出一批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作家。其中萨特、加缪、索尔·贝娄 (美国)和威廉·戈尔丁 (英国) 都分别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存在主义】

亦译“实存主义”“生存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学说与流派之一。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西欧和美国广泛流行。把存在当作哲学的对象,认为个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人的真正的存在可还原为个人的纯粹意识活动,由此可展现出世界的存在。代表人物有克尔恺郭尔、海德格尔、萨特、雅斯贝斯、梅洛·庞蒂、加缪等。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9: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