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
婆娑娑,suo。婆娑,联绵词,扶疏、纷披、分散的样子。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大司马府听前,有一老槐,甚扶疏。殷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叹曰:‘槐树婆娑,无复生意。’”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如风行相连而不断啊,协调柔弱而分散。
婆娑❶ 翩翩起舞的样子。《诗经·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其下。” ❷ 盘桓,停留。《汉书·叙传上》:“~乎术艺之场。”卢照邻《释疾文》:“宛转匡床,~小室。” ❸ 枝叶纷披。《世说新语·黜免》:“槐树~,无复生意。”杜甫《恶树》:“方知不材者,生长漫~。” ❹ 逍遥,闲散自得。《抱朴子·崇教》:“~绮纨之间,不知稼穑之艰难。”陆游《渔父》:“数十年来一短簑,死期未到且~。”
婆娑pósuō〈文〉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 △ 竹影~。
婆娑pósuō〈形〉盘旋舞动的样子:舞姿婆娑│婆娑起舞。 【同义】婀娜│袅娜│翩跹。
婆娑pósuō【释义】 盘旋。 【色彩】 中性。 【近义】 盘旋︱徘徊。 【扩词】 婆娑起舞︱树影婆娑︱舞姿婆娑。 【造句】 ❍ 安静的月夜,轻风吹拂,树影~,人们都已经睡了。 ❍ 在轻松的音乐中,大家~起舞,心中充满了欢乐。 【正音】 “娑”不念作“沙”shā。
【婆娑】1 舞蹈。《诗·陈风·东门之枌》:“子仲之子,婆娑其下。”2 盘旋;徘徊。宋玉《神女赋》:“婆娑乎人间。”3 犹扶疏。形容枝叶纷披。如:树影婆娑。4 泪流貌。如:泪眼婆娑。
婆娑pósuō形容盘旋舞动的样子。除了形容舞蹈之外,还可以形容舞动中的树木、花草、影子、绿阴以及泪眼等。例如: ❶ 榕树浓叶参天,杨树枝条婆娑,……景色美丽极了。(秦牧《巨手》) ❷ 月色如银,树影婆娑。 ❸ 山下是乱石,是谷壑,是秋后的蔓草婆娑。(吴伯箫《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❹ 这正是绿阴婆娑的苏堤。(于敏《西湖即景》) ❺ 成天不是看见阿翠泪眼婆娑的,就是看见小玉子的那副怕人的样子。(丁玲《法网》) ❻ 几株婆娑老树探首在墙外,……(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 ❼ 入门以后,夹道是婆娑的修竹,是亭亭直立的雪松,是含苞未放的玉兰。 ❽ 微风在摇着大豆的腰身,婆娑起舞。(林青《大豆摇铃的时节》) 飞舞
飞舞翻翻 翻覆 扑腾 骞舞 掀舞 翔舞 落花飞舞:花舞 随风飞舞或摇摆:飘舞 雪花、树叶等飘落物在空中纷乱飘舞的样子:纷纷扬扬 纷纷洋洋 盘旋飞舞:回舞 翔飞 轻快地飞舞:翩飞 翩旋 飞舞的样子:秋秋 飏飏 婆娑 婆然 回旋飞舞的样子:便娟 (跳舞似的在空中飞:飞舞)
舞姿
舞姿舞步的姿态:屟屣 优美的舞姿:鹤舞 美女轻盈优美的舞姿:惊鸿 美女轻媚的舞态:艳雪 美妙的舞姿:翥凤翔鸾 旋转的舞姿:婆娑(~起舞) 轻快旋转的舞姿:翩跹而舞 前辈传留下来的舞姿:余姿 舞姿回旋:鸾迴 舞姿轻盈:舞态生风 舞姿轻快飘逸:翩跹 翩仙
舞蹈
舞蹈舞(~场;~伴;蹈舞;歌~;刀~;乐~;领~;集体~) 乐容蹈躧 舞蹈和吟唱:蹈咏 古代一种雅乐舞蹈:羽舞 文舞 古代帝王用于祭祀等的舞蹈:雅舞 宋代的宫廷舞:队舞 古代少数民族的乐舞:鞮靺 民间的一种舞蹈:霸王鞭 花棍舞 打连厢 拍手而舞:抃舞 回旋舞蹈:罗舞 无伴奏歌唱的舞蹈:哑乐 舒缓轻盈的舞蹈:慢舞 节奏很快、强劲有力的舞蹈:劲舞 体态轻盈的舞蹈:掌中舞 掌上儛 掌上舞 妖艳的舞蹈:艳舞 优美的舞蹈:妙舞(清歌~) 柔和的舞蹈:曼舞(轻歌~) 美好的乐舞:丽舞 美妙的舞蹈:赵舞 舞蹈的样子:跹(跹跹) 婆然 娑盘 婆娑 轩轩 便姗 长袖舞动的样子:飒纚 舞时盘旋的样子:蹩躠 醉舞不休的样子:傞傞(屡舞~) (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表现的艺术形式:舞蹈)
另见:歌舞 舞衣 吟咏 艺术 术人 旋转
婆娑pó suō动词。 ❶盘绕旋转,姿态优美,用于褒义。 【例】在绿树婆娑和花影摇窗的会议室里,这些老科学家和老专家,都变得非常严肃认真地在进行着学术辩论。(碧野《岭南秋日》) ❷纵横流淌,比喻感情脆弱,用于贬义。 【例】 但他有个犟脾气,认定一个男子汉,不论年龄的大小,在别人面前,特别是在妇女跟前眼泪婆娑的,是失格的事。(许行《野玫瑰》)
婆娑pó suō当是“娑罗”之误。娑罗,原产印度,传说释迦牟尼在跋提河边的娑罗树下圆寂:闻说道,西方宝树唤~,上结着长生果。(五·117)
婆娑pósuō盘旋,摇曳。能给人以美感,故看作褒义词。 例 姑娘们围成一圈,婆娑起舞。/树影婆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