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成〉精神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不振│士气委靡不振。 【提示】又作“萎靡不振”。 【同义】没精打采│一蹶不振。 【辨析】“委靡不振”和“一蹶不振”:“委靡不振”侧重指精神颓唐,“一蹶不振”侧重指受挫折、打击之后,意志不振作;“委靡不振”可用于人和动物,“一蹶不振”只用于人。
委靡不振wěi mǐ bù zhèn【释义】 意志消沉,精神不振作。 【色彩】 贬义。 【近义】 灰心丧气︱垂头丧气︱暮气沉沉︱死气沉沉。 【反义】 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造句】 ❍ 一进闷热的车厢,他就~。 ❍ 球赛输了,大家~地回到教室。 ❍ 小郭脸色苍白,整天露出~的样子。 ❍ 近来他时常熬夜,神气显得~。 萎靡不振
萎靡不振淹淹 委靡不振 拖沓,萎靡不振:阘靸 精神萎靡不振:意气索然 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暮气沉沉 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老气横秋老气横披 霜气横秋 气横秋霜 萎靡不振的样子:阘飒 颓然 垂头塌翼垂头拓翼 垂头拓翼 垂头塌翅 垂头铩羽 敛翼垂头 俯首垂翅 (精神不振作,意气消沉:萎靡不振)
委靡不振(同)暮气沉沉 灰心丧气 (反)发愤忘食 气宇轩昂 朝气蓬勃 斗志昂扬 神采飞扬
委靡不振委靡:颓丧。意志消沉,精神不振。也作“萎靡不振”。北宋末年,金兵大举南侵。国难当头,宋徽宗却征调民工到汴京修建宫殿。他根本不把抗金之事放在心上,派出腐败无能的童贯率军迎敌,结果被打得大败,汴京即将陷落。徽宗吓得不知所措,群臣也慌作一团。这时,大臣杨时站出来说:“现在朝廷应当赶快振作起来,如果还像以前那样怯懦昏愦、委靡不振,那么大宋的灭亡就为时不远了!”(见《宋史·道学·杨时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