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门抱关【出处】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wei,赠予)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而受公子财。’……侯生因谓公子曰:‘今日嬴之为公子亦足矣。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过客以观公子,公子愈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而以公子为长者能下士也。’于是罢酒,侯生遂为上客。” 【释义】 战国时魏国有隐士侯嬴,年老家贫,做魏都大梁城夷门的看门吏,信陵君想周济他,他不肯受。一次大会宾客,信陵君亲自乘车去接他,侯嬴有意要求乘车去闹市上访客,并拖长时间,让信陵君久等,但信陵君始终态度恭谨。在宴会上,侯嬴才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信陵君得到礼贤下士的美名。后以此典指隐居下位的贤者。 【例词】 抱关 侯嬴抱关 监门夷门抱关 守关人 抱关人 伫驾夷门 【用例】 〔抱关〕 唐·陈羽《将归旧山留别》:“信陵死后无公子,徒向夷门学抱关。” 〔侯嬴抱关〕 唐·李白《走笔赠独孤驸马》:“倘其公子重回顾,何必侯嬴长抱关。” 〔夷门抱关〕 唐·王维《夷门歌》:“亥为屠肆鼓刀人,嬴乃夷门抱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