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❶ 官名,史官之长。《吕氏春秋·孟春》:“先立春三日,~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张溥《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❷ 指《史记》(《太史公书》之简称)。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参之《离骚》以致其幽,参之~以著其洁。”
【太史】官名。西周、春秋时掌管起草文书、修史、天文历法、祭祀等。秦、汉设太史令后,职位渐低。魏、晋以后仅掌管推算历法。明、清天文历法归钦天监,翰林院负责修史,故翰林亦有太史之称。
太史官名。西周,春秋时,职掌撰文修史,兼及国家典籍和天文历法等。秦汉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时星历。魏晋时专掌历法。隋改称太史监,唐曰太史局。元改称太史院。明清时为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