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画分立
声画分立画面中声音与其发声体形象不同时呈现,互相离异的一种声画结构形式。即声音以画外音形式出现。又称“声画不同步”。 它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同时摆脱了互相间的制约,具备了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的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与统一。这种声画结合形式的发现和运用,标志着有声电影的新的进步。它唤起观众对形象的记忆,听到歌声,便知道不远处有人唱歌; 响起引擎启动声,不言而喻,是一辆汽车刚刚开走……声音不仅能够代表物体,也同样可以代表人,甚至成为一个角色,直接参与剧情。在这种情况下,声音实际上已担负了画面的任务,观众识别出是什么声音,也就明了了画面外发生了什么事情。 声音和形象的分离,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声音主观化作用。利用这种技巧,表现人物的思念、回忆,在影片中非常普遍。有时,它比再现过去的场面,要简洁生动得多。影片《苔丝》中,安吉尔为寻找苔丝,重新走过当年与她初次结识并跳舞的草地。他触景生情,驻足沉思,昔日欢快的舞曲,犹如轻风,在空旷的草地上飘荡。对苔丝的思念,对过去的留恋,在不言之中得到含蓄而尽情的描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