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汉文、汉字、中文;外文
○国文guó wén(名)本国的文字,旧指汉语汉文:~课|~文法|教~|要学好其他知识,就得学好~。
○汉文hàn wén(名)汉语,汉字:~说得不好|学了三年~|在中国学~。
○汉字hàn·zi(名)记录汉语的文字:~简化|~写法规范|~难写、难认、难记。
○中文zhōng wén(名)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版|~书报|~杂志|留学生已经学会~。
●外文wài wén(名)外国的语言或文字:~字典|~书店|~单词|他的~很好。 文字1
文字1文(文象;中~;外~;洋~;西~) 字(~义;汉~;识~) 文字的读音:字音 本国的文字:国字 中国的文字:中文 汉文 国文 华文 印度文:梵文 梵字 描摹实物形状的文字:象形文字 图画文字 古代的象形文字:龟文鸟迹 用字母符号表示语音的文字:拼音文字 用盲字刻写或印刷的文字:盲文 盲字 古代的文字:古文 奇字 灵字 对古文字的美称:凤篆 现代的文字:今文 铁券上的文字:铁字 钱面上的文字:钱文 以银粉书写的文字:银字 银书
另见:字 词 符号
国文guó wén❶ 本国的语文,旧时指汉语汉文。1907年严复《代提学使陈拟出洋考试布告》:“遵照学部定章,临考题: 一、 经义;一、 史论,以能完一篇在三百字以上者为及格,其未习国文或程度太低者,虽西学及格,例不由官资遣。”1922年陈承泽《国文法草创》二:“主语之绝对不可缺,皆西文所特有,于国文则非甚必要。” ❷ 旧时学校中的语文课。1929年茅盾《虹》六:“斜对面有一位蓬头发的男教员,嘴角里斜插着烟卷,不转眼地望着梅女士瞧。梅女士记得就是自称‘高等爬虫’姓李的师范部国文教员。”1936年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戊编《教科书之发刊概况》:“民国九年,教育部令国民学校文体教科书分期作废,逐渐改用国语体文。修正国民学校令,国文均改为国语。改国民学校为初级小学,修业年限初小四年,高小三年。并公布教育资料委员会章程,裁撤编审处译述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