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国家公债”的简称。即“公债”(459页)。
国债guózhài〈名〉 国家向集体或个人发行的债券。
国债guózhài〈名〉国家向集体或个人发行的债券。 ◇ 美国的国债相当于林肯内战时期国债的九千倍左右。(人民日报.1979.5.10) ◇ 1998年,为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决定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人民日报.2000.12.31) 债
债债(债务;债款;欠~;公~;内~;国~) 账(新~;该~;烂~;拉~;还~) 负 课钱 饥荒(拉~) 欠人钱财:负债 债务、亏空:窟窿 欠别人的钱还没有还:欠款 欠账 欠债 亏欠的银钱:银欠 收不回来的帐:黄帐 倒账 欠债很多:避债无台 债台高筑 欠债很多,没有偿还能力:资不抵债 欠别人的债务非常沉重:负债累累 经济上负债累累:七疮八孔 负债累累,处境艰难:索债盈门 (欠别人的钱:债)
另见:欠债 欠税 欠钱物
国债guó zhài国家所欠的债务。1855年11月《遐迩贯珍》第十一号:“国债于道光二十二年负欠银三十七万九千八百万零二千一百一十二元,及咸丰三年减至三十七万零二百四十一万一千八百四十四员。”1873年丁韪良等《中西闻见录》第15号:“每年欧洲兵费有增至五六万万磅,而各国所欠国债二十年内有增至十五万万磅。”1880年汪凤藻译《富国策》卷一:“英国之政,则主贷民,故所负国债,甲于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