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唱空城计 |
释义 | 唱空城计(惯)空城计: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蜀将马谡失守街亭,魏将司马懿率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战,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弹琴;司马懿怀疑有诈,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来指掩饰自己一方力量空虚以骗过对方的计策。1 指用“空城计”。2 指全部或大部分人不在。3 形容没有实力。 唱空城计chàngkōngchéngjì〈惯〉 唱空城计惯空城计: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亭,魏将司马懿率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战,故意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镇定自若地弹琴;司马懿怀疑有诈,怕中埋伏,遂引兵退去。后用来指掩饰自己一方力量空虚以骗过对方的计策。老舍《火葬》六:“悲观的李四以为我们的军队调走,是因为别处的兵力太弱;那么,假若军队都调了走,而敌人向文城攻打,岂不是得唱空城计?” 唱空城计空城计: 《三国演义》九五回描写,蜀将马谡失守街亭后,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只好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焚香弹琴。司马懿怀疑有伏兵,引兵退走。原指诸葛亮用空城计吓退魏兵,泛指虚张声势,以虚充实的策略。有时也比喻没有吃饭,腹中饥饿。 唱空城计chàng kōng chéng jì三国时蜀将马谡因刚愎自用而失守街亭,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将可遣,乃大开城门,故作镇定,在城楼抚琴,司马懿疑有埋伏,反而退走,诸葛亮乃斩马谡以正军纪。事见《三国演义》九回。后用“唱空城计”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