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唇亡齿寒 |
释义 | 唇亡齿寒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露在外面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亡:无,没有。 唇亡齿寒比喻关系密切,一方受损,另一方也受到威胁。《晋书·陶侃传》: “实恐理失于内,事败于外,毫厘之差,将致千里,使荆蛮乖离,西隅不守,唇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唇亡齿寒chúnwáng-chǐhán亡: 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暴露于外,就会感到寒冷。谓失去一方,另一方就受到威胁损害。语出《左传·僖公五年》。 唇亡齿寒chúnwáng-chǐhán亡: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成〉比喻互相依存,关系密切:大家都懂得车辅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 【唇亡齿寒】唇缺则齿露受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左传·僖公五年》载,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也作“唇竭则齿寒”。《庄子·胠箧》:“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也作“唇竭而齿寒”。《吕氏春秋·权勋》:“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虞之不亡也,亦恃虢也。” 唇亡齿寒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露在外面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亡:无,没有。 利害利害利弊 利病 得失 休戚 唇亡齿寒(同)唇齿相依 巢毁卵破 休戚相关 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密切相关的事物,一方失去会使另一方受到损害。春秋时,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打算消灭虞国的邻国虢国。虞公准备答应,虞国大夫宫之奇竭力劝阻说:“虢国是虞国的外部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也会跟着遭殃。借道一次已经够严重的了,难道还允许他们第二次吗?俗话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我们不能自招祸患啊!”虞公不听劝阻,答应借道伐虢,晋国灭掉虢国后果真也把虞国消灭了。(见《左传·僖公五年》)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