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哀毁骨立 |
释义 | 哀毁骨立哀毁骨立悲哀过度而损害了健康,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哀毁:悲痛过度而损害了健康。骨立:形容人消瘦到极点。 哀毁骨立形容哀痛至极。《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孙哀毁骨立,极尽半子之谊。” 哀毁骨立āihuǐ-gǔlì哀毁: 因悲哀过度而损坏了身体。骨立: 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支撑着。谓父母死后,由于过分悲伤,身体消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典出《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 哀而不伤;哀毁骨立○哀而不伤āi ér bù shāng虽然感到悲哀,但不伤害身体:《关雎》乐而不淫,~|王爵与王惠哭做了一团,四个妇人也陪出了~的眼泪|大家都如陆文婷这般“~”、“怨而不怒”地逆来顺受,中国还会有改革吗? ●哀毁骨立āi huǐ gǔ lì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众亲戚已到,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然后大殓治丧。蘧公子~,极尽半子之谊|为父母服丧三年,~。 【哀毁骨立】《后汉书·韦彪传》:“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因居亲丧悲损其身,消瘦得仅剩一副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哀毁骨立谓东汉韦彪丧亲至哀之事,后形容因亲丧极度悲伤,瘦得只剩下骨架。《后汉书·韦彪传》:“彪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寝,服竟,羸瘠骨立异形,医疗数年乃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武帝谓刘仲雄曰:‘卿数省王、和不? 闻和哀苦过礼,使人忧之。’仲雄曰:‘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臣以和峤生孝,王戎死孝。’” 哀毁骨立 哀毁骨立悲哀过度而损害了健康,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了。哀毁:悲痛过度而损害了健康。骨立:形容人消瘦到极点。 因何消瘦 因何消瘦因相思、忧愁等而一天天地消瘦:衣带日缓 很悲伤 很悲伤悲悲切切 悲悲戚戚 掩面而泣昼吟宵哭 夺眶而出 哀毁骨立形容因悲伤过度而消损了身体,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也作“销毁骨立”。东汉时,扶风平陵人韦彪是一个大孝子,父母去世后,他悲痛欲绝,身体遭受严重损伤。服孝期间,韦彪三年没有迈出房门一步。服孝期满,他瘦得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见《后汉书·韦彪传》)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