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牛喘月形容天气酷热。唐李白《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太平御览》卷四引汉应劭《风俗通》:“吴牛望月亮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 ‘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吴牛: 江淮间的水牛。吴牛畏热,见月疑是太阳,所以喘气。
吴牛喘月【出处】 晋·裴启《语林》:“满奋字武秋,体羸恶风,侍坐晋武帝,屡顾看云母幌。或云:‘北窗琉璃屏风,实密似疏。’奋有难色,武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释义】 晋代满奋体弱怕风,侍晋武帝坐时,总怕窗子有风透进来,人告诉他琉璃屏风不会透风时,他说:我如同吴地水牛,受炎热的太阳照晒多了,所以看见月亮也要发喘。后以此典指人遇以前类似遭遇而疑忌害怕;也形容酷暑炎热。 【例词】 喘月 喘吴牛 喘月吴牛吴牛喘月 望月喘 吴牛喘 【用例】 〔喘月〕 元·揭傒斯《题何尊师画牛图》:“莫是度关者,宁非喘月时。” 〔喘月吴牛〕 清·汪楫《出五虎门同石来》:“最爱乘风同快马,漫将喘月笑吴牛。” 〔吴牛喘月〕 唐·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气成霞。”
吴牛喘月wúniú-chuǎnyuè谓天气酷热。典出《太平御览》四引《风俗通》:“吴牛望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间比较长,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喘起气来。 《世说新语·言语》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晋朝初年,尚书令满奋有一次去见晋武帝司马炎。晋武帝让他坐在靠近北窗口的椅子上。北窗口立着一扇琉璃屏风,因为是透明的,看上去就好像只有一个空框子。满奋体弱怕风,一看北窗口没有挡风的东西,便不敢去坐。可是,皇帝让他去坐,他又不好拒绝,不知如何是好。晋武帝知道满奋怕风,见他左右为难的样子,猜出他是因为没有看出屏风上的琉璃才不安,便指着屏风笑起来。满奋被看穿了心思,又在皇上面前出了糗,略显尴尬地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后来便以“吴牛喘月”比喻某人因害怕某种事物而经常处于戒备状态,一旦发现类似的东西或虚幻的迹象,便心神不定,异常害怕。
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成〉比喻害怕某事物,遇见类似事物就会胆怯:吴牛喘月时。
【吴牛喘月】指吴地之牛怕热,见到月亮还以为是太阳,便开始发喘病(见《世说新语·言语》)。因以“吴牛喘月”比喻惧怕使之受苦的相类事物。亦用以形容酷热难当。
吴牛喘月指吴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太平御览》 四引 《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焉。”后遂以之形容炎热,或比喻遇到类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胆怯、害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唐李白《李太白全集》六《丁都护歌》:“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吴牛喘月wú niú chuǎn yuè《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间较长,水牛怕热,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喘起气来。后用“吴牛喘月”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害怕
害怕惧(惧怕) 怕(骇怕) 寒(寒胆;胆寒;心寒) 葸(恇葸;懦葸) 畏(畏怯;畏惧) 惮(严惮;惮慑) 怯(心怯) 怖 慑 悚 惵恇 齼 心伤 发毛 发森 起栗飞魄 唬答 恐怯 犯怵 形容害怕:打仰 使人害怕:可怕 森人 怕人 令人害怕让人害怕 令人生畏 吓人,令人害怕:惨濑人 流言纷起,令人生畏:聚蚊成雷 积蚊成雷 欺骗蒙蔽世人,使大家感到震惊害怕:愚世骇俗 心中害怕:心悸 内心孤独害怕:心孤意怯 心慌害怕:心忪 震惊,惧怕:震惧 顾虑且害怕:顾悸 羞愧且害怕:惭悸 愧怕 恐惧,害怕:怵 惴惮 慴惧 又恐惧又害怕:将恐将惧 内心胆怯害怕:失虚 心虚胆怯 胆怯心虚 虚心冷气 心乔意怯 胆寒,害怕:胆悸 胆怯,害怕:怯畏 悲伤害怕:惨悸 听了就害怕:闻而生畏 因疑心而害怕:吴牛喘月 事后还有害怕:余栗 事后感到害怕:后怕 追惧 经历了可怕事情后,心里还留有后怕:心有余悸 经过祸患,心有余悸:伤弓 遭受灾难祸患后心有余悸:恶梦初醒 噩梦初醒 (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害怕)
另见:危险 吓唬 心不安 担心 紧张恐惧 畏惧
炎热
炎热暑(盛暑;骄暑;骤暑;烦暑;酷暑;焦暑;熟暑;剧暑;毒暑;烈暑;繁暑;虐暑;热暑;瘅暑;熇暑;隆暑;燠暑;骄暑) 暄(余辉~~) 炎(炎酷;炎毒;炎虐;炎烈;炎兵;炎海;炎铄;炎暍;炎曛;炎燠;炎暑;炎熏;炎 ;亢炎;燠炎) 燠热 熇厉 热际熇蒸 酷热 燥热 隆热 愆阳 愆晹 流金(流金烁石;烁石流金;铄石流金) 隆炽 火毒 焦害 焦灼 焦烁 焦热 亢热 瘅酷 熇蒸 毒热 苦热 赤热 残热 暄热 暖热 烦歊 火流 赤烈 发辣 焦辣辣 火辣辣 火惹惹 热天热地 椅席炙手 溽暑,炎暑:袢暑 袢热 酷日高照:火伞(火伞高张) 喷火 暑天之酷热:炎暑 炎热 盛夏时期的炎热:暍(暍暑) 暑热 烦暑 炎熇 酷毒 冬天严寒,夏天酷热:祁寒暑雨 祁寒酷暑 祁寒溽暑 祁寒盛暑 盛暑祁寒 暑雨祁寒 严寒酷暑 入秋后未尽的暑热:余暑 暑热消逝:徂暑 秋季炎热:秋暑 晴朗炎热:晴热 阳光强烈,天气炎热:骄阳似火 赤日炎炎 天气酷热,干旱无雨:蝉喘雷干 干燥炎热:燥(燥热;热燥) 干热 不下雨且干热:旱暵 干旱炎热:旱热 旱热之至:烂石 炎热炽盛:赫赫 天气酷热无比:焦金流石 焦金烁石 焦金铄石 煎沙烂石 燋沙烂石 焦沙烂石 燋金烁石 燋金铄石 燋金流石 流金铄石 流金焦石 流光铄金 流光烁金 流光烁石 铄玉流金 砾石流金 石砾金流 酷热难当:吴牛喘月 酷热如火烧:焚灼 酷热如焚:燔燎 热盛的样子:赫赫炎炎 炎热炽盛的样子:赫 炎暑炽盛的样子:赫晞 赫曦 (天气极热:炎热)
吴牛喘月吴地水牛看到月亮吓得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东晋武帝时,冀州刺史满奋身体有病害怕风吹。有一次,晋武帝找他议事。武帝在北面窗下放了一架琉璃屏风,满奋误以为开着窗子风能吹过来,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武帝告诉了他实情,满奋自我解嘲说:“我就好比是怕热的吴牛,见到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吓得喘起气来。”(见《世说新语·言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