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阍谓含冤申诉。唐杜甫《奉留赠集贤院崔臣辅于休烈二学士》诗: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楚辞·离骚》: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帝阍(hun): 替天帝守门之人。阊阖(chang he): 天门。暧暧(ai):日光昏暗。诗人借助想象,写自己上天下地,到处求索。他上叩帝门,阍者却闭门不纳,只好在天门外延伫徘徊,但仍结幽兰为饰身之物,不愿随俗浮沉。
叫阍封建社会,吏民有冤向朝廷申诉为叫阍。唐杜甫《杜工部草堂诗笺》三《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昭代将垂老,途穷乃叫阍。” 申冤
申冤陈冤 翻胎 诉屈 声冤 伸冤 为他人申冤:冤讼 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叫阍 官吏、百姓到朝廷诉冤:叩阍 叩阙 冤屈难以申诉:覆盆难照 冤屈无从申诉:衔冤 有冤难诉:百喙莫明 百口难诉 无处伸冤:叩阍无路 叩阍无计 叩天无路 身受冤屈而无处申诉:有屈无伸 (自己申诉所受的冤屈,希望得到洗雪:申冤)
另见:申辩 申诉 洗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