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代汉语
释义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对现代汉语而言,是指古代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汉语上自商周,下至五四以前,都包括在古代汉语的范围之内。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语音、词汇、语法上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少差别。古人的口语今天已经无从听到,现在看到的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的书面语言,即文学语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文学语言产生了两个系统: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这种书面语写成的作品,就是通常所说的文言,它和现代汉语的差别很大。一是六朝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形成的古白话,大都用于通俗文学或笔记语录,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和现代汉语比较接近。新中国建立后,高等学校开设“古代汉语”课程,讲授的内容通常只是文言而不是古白话。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王力主编。系中国第一部供高等院校文科使用的统一教材。1981年修订后分四册,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位一体的体系,其古汉语语法主要放在 “通论”和 “常用词”中讲述,且只讲主要的东西,不求系统性,但求实用性。关于词法,本书除在“常用词”中随时介绍古汉语词法知识外,还在通论中进行了适当的讲述。实词主要讲了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介绍了名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做状语等古汉语特殊的语法现象,总结了一般规律,并就各种词类活用的识别问题介绍了方法。虚词主要介绍了代词、连词、介词、语气词、词头、词尾等的用法。一般结合例句,讲解最常见的、使用频率高的虚词,使用频率低的虚词一般不作介绍。编者认为,“所”字和 “者”字是古汉语中特殊的代词,有着特殊的语法意义; 置于定语和句词之间的“之”字是介词,它的作用是把定语介绍给名词。这与现代汉语语法的“暂拟系统”稍有不同。关于句法,本书以通论的形式论述了4种句型: 认为上古汉语里判断句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来帮助判断,有时并且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表示停顿,与煞句的“也”相照应,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即“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典型结构是“……者,……也”。“叙述句是以动词为谓语,叙述人或事物的行动变化的”; “叙述句的结构一般和现代汉语没有什么不同”,但有时为了强调可以把宾语提前,在宾语后面用代词 “是”或“之”来复指它 (先君之好是继。其祁奚之谓矣),有时还在提前的宾语的前面用上 “惟 (唯)” 字,构成“惟……是” “惟……之” 的格式(唯敌是求); 并论及了古汉语被动句的各种格式。“表示否定的句子叫做否定句”,指出在上古汉语里,用 “不”“毋”“未”“莫” 四个否定词的否定句有一个特点:宾语如果是一个代词,一般总是放在动词的前面。“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二者都用”。“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比否定句式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更为严格,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例外”。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把古汉语的语法教学和古汉语其他基础知识的教学穿插进行。实践证明,这样做符合教学规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对于上古汉语的特殊语法现象较前人解说得更为详尽、深入。1962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多次重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上海师大中学教学研究组编写。系该校当时古代汉语课教材。全书分词义和语法两部分。语法部分分三章:第一章“实词的用法”,叙述了名词用作状语、有关动词用法、数量词用法、代词用法等问题。第二章“虚词的用法”,叙述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虚词的各种用法和意义。第三章“句法的几个问题”,讨论了句子和句子成分、判断句、被动句的表示法,以及宾语前置、省略等问题,还讨论了六种常见的文言句式。本书语法部分对语法规则作了总结论述,说解简明,但内容上过于简略,语言材料局限于所谓语法家著作和中学语文课本,对语法规律的阐述亦不甚深透。1976年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吴福熙著。本书分四编: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法编分四章: 第一章 “实词”,分名词 (附时间词和方位词)、动词(附联系动词)、形容词、数量词、代词等五节讨论。第二章“虚词”,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节讨论。第三章“词类的活用”,分四节,分别讨论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使动用法、以动用法等问题。第四章“句法”,分八节,分别讨论判断句、无主句、复杂谓语、复说插说和应答语、被动句、双宾语句、古代汉语的倒装、句中成分的省略等问题。本书是作为现代汉语的后续部分编写的,著者着重介绍的是古汉语的基础知识,突出古汉语跟现代汉语的不同点,一节一个问题,在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精当说解,归纳语法规律,且对比着现代汉语讨论,简洁明快,切于实用。此外,具有两大特色:
❶讲词法,把副词划归实词,每种词类均引大量例句说明其用法,而较多的例句是其他语法书不常涉及的;
❷ 讲句法,提出了 “以动用法”的概念,并从理论上作了说明。1978年由甘肃师大印刷厂印行,1980年9月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

上海教育学院编。除引言外,分词义、语法两部分。其语法部分共三章,系统地介绍了实词和虚词的功能、用法以及句法的有关问题。指出: “名词常常可以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时间、处所、所用工具及对人态度等许多内容”; 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动词;分析了特殊的几个副词,如范围副词“附、徒、直、特”,时间副词“方、几、既”,表情态的副词“因、盖、乃”等;讲述了连词和复句,助词和句子语气,并对句子成分,常见句式一一作了说明。是书重点讲解词义、虚词以及古今不同的语法结构规律。1980年7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古代汉语

古代汉民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古”与“今” 是相对而言的, 今人所谓的古代汉语通常统指1919年 “五四”运动以前汉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它可以分为3个时期: (a)公元3世纪以前为上古期,3—4世纪是过渡期。这个时期的汉语具有以下特点: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 疑问代词作宾语在动词前, 入声分两类等。 (b)公元4—12世纪为中古期, 12—13世纪为过渡期。 这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口语中判断句使用系词, “了、着”产生, 部分入声并入去声, 出现了处置式、把字句。(c)公元13—19世纪为近代汉语,1840年鸦片战争至 “五四”运动为过渡期。 这个时期的显著特征是:入声、全浊声母、-m韵尾在北方话中消失。古汉语曾有口语、书面语两种存在形式,今天我们见到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是可以见到的最早的古汉语书面材料。古汉语的书面语可分两大系统,一是所谓的“文言”,它包括在先秦口语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言及以后历代作家仿古作品的语言;一是六朝以来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古白话。前人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主要有文字、音韵、训诂等,统称“小学”;今人一般从音韵、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几个方面进行研
究。




《古代汉语》

语言学著作。
❶王力主编。该书系原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高等学校文科统一教材之一。中华书局1962年11月第一版,1981年4月第二版。初版时分上、下两册,二版时分为四册。全书共14单元,每单元都包括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以文选为纲。文选所选文章从先秦至汉魏南北朝唐宋元,多为历代名篇,次序安排既按时代,又按文体;对重要著作和作家都有简单介绍;注释一般采用传统说法,并特别注意说明语法特点,以便使文选与通论两部分紧密结合。常用词绝大部分收的是单音词及其常用的意义;多义词先讲本义,再讲引申义;有时还联系语法现象解释词义;常用词的次序安排力求以类相从;对一些近义词,做了必要的辨析。通论部分介绍了字典及古书注释、词汇、语法、音韵、修辞、文体的特点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序配合着文选进行安排。最后附有天文图、诗韵常用字表、词谱、曲谱、曲韵常用字表、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该书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语言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影响很大。
❷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娟编著。北京出版社1981年9月出版。该书系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科书,分上、中、下三册,每册两个单元,每单元分文选、古汉语常识、词义分析举例三部分。其中文选基本按体裁编排,上册是记叙文,中册是论说文,下册是骈文、辞赋、诗词;选文前均有作家或专书的简要介绍及选文内容的简要说明;注释较准确鲜明、通俗易懂。常识介绍了工具书、句读、文体、修辞、文化常识,特别是词汇、语法、文字、音韵等基础知识;词义分析举例共选取200多个常用词,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引导读者学会分析词义的方法。该书重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的结合,把文选和古汉语常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文选同时并重语言的典范性和文章的思想性,编写上注意由浅入深,深入浅出,注释较详细、确切,重视语法分析,便于自学,被用作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材。
❸朱星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10月出版。上、下两册。全书分文选和知识两部分,上册是文选部分,选了以先秦两汉为主兼及魏晋唐宋各代的作品61篇,体裁以散文为主,力求简明、突出语言特点。下册是知识部分,主要介绍了音韵、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力求与文选相配合,使文选中的语言现象条理化。适于自学和高师中文系教学。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