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兹】起源于奥地利民间的一种三拍子舞蹈。分快步与慢步两种。舞时两人成对旋转。19世纪流行欧洲各国。亦指该舞蹈所用舞曲(圆舞曲),其节奏鲜明,旋律流畅,早期由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们确立,后经发展成为大型的音乐会器乐作品。
华尔兹huá’ěr zī一种交际舞。[英] waltz。徐珂在《清稗类钞·帝德类·德宗自述》中曾有记述,光绪皇帝用钢琴学弹过华尔兹舞曲,当时称这种舞曲为“华尔子”。“华尔兹”一词出现较晚,如1947年洪深《我们怎样迎接新疆的歌与舞》:“‘狐步舞’、‘一步舞’、‘二步舞’,原为美洲黑人的《谷仓舞》;‘华尔兹’是德国的民风舞;‘探戈’是阿根庭的民风舞;Rumba是古巴的民风舞;博尔卡(Polka)是波希米亚的民风舞。”◇二人旋转舞、旋转舞、华尔资、华尔兹舞、窝尔兹、窝尔兹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