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刊谬补缺切韵
释义 刊谬补缺切韵

刊谬补缺切韵

韵书名。唐王仁昫撰。成书于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共五卷,一百九十五韵,收字一万六千八百余个。几乎完全保存陆法言《切韵》的体系。只在上声增加一个“广(yǎn)”韵,去声增加一个“严”韵,比原书多两个韵。王氏“刊谬补缺”的主旨是增字加注。他在《自序》中说:“陆法言《切韵》,时俗共重,以为典规。然苦字少,复阙字义,可为《刊谬补缺切韵》。”
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现在能够见到的有三种:一种出自敦煌,被伯希和盗往法国,现存巴黎国民图书馆。简称“王一”。北京图书馆有显微胶卷。刘复编的《敦煌掇琐》、罗常培等编的《十韵汇编》、姜亮夫编的《瀛台敦煌韵辑》,都有收录。一种出自北京故宫,有项子京跋,称内府本,简称“王二”。现有延光室影印本和唐兰仿写石印本,《十韵汇编》也有收录。一种是宋濂跋本,1947年在故宫发现,题为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有宋濂写的跋。简称“王三”。前两种都是残本,只有宋濂跋本是唯一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切韵》增订本,收集在中华书局所出《唐五代韵书集存》上册里。


《刊谬补缺切韵》

又称“《王韵》”。韵书。唐王仁昫编著。成于龙兴年间,根据陆法言《切韵》加字、增注、刊误而成。分195韵,并说明较陆韵多严、广二韵,可知陆本原有193韵。韵类、编次基本保留了陆法言《切韵》原貌,是研究《切韵》的重要资料。原书久佚,本世纪以来先后发现3种版本。参“《刊谬补缺切韵》的传本。”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2: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