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性培养机制研究
[摘要]当前大学生党员群体呈现出许多与党员本质要求不符的特征,入党动机多元化、理论知识不强、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等,究其根本均是党性缺失的现实表现。培养当代大学生党员党性,就是通过培养大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指导自身学习生活,以正确价值引领大学生党员培养党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探索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机制,将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与自身成长成才相结合,对解决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的现实问题进行尝试性探索更加有益于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和思想凝聚。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培养机制;党员价值理念
[中图分类号]D2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20)06-0033-03
黨性是共产党员立身、立业、立德的基石[1],党性的培养就是培养党员正确立场和价值观的过程。培养当代大学生党性,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指导自身学习生活,成长成才,以正确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党员强化党员意识,端正入党动机,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2],发挥党员作用。
一、大学生党员党性缺失的典型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时期以及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的背景下,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媒体终端的个人化造成了大学生党员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大学生党员群体呈现出新特点。
(一)内生动力不足,责任感与使命感缺失
大学生党员群体中有部分党员,缺乏将自身命运与党和国家命运联系的内生动力,对国际国内大势关注不够,对党和国家政策学习不足,对民族历史以及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了解不深,对自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角色认知不到位,缺乏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外在教育缺位,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
专业课程教育过程中,不注重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虽然由于课程本身因素承载了价值观渗透的功能,但思想政治教育以增进政治认同为核心的价值观生成功能无法实现,造成重专业教育轻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面,而对大学生来讲,专业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培养的重要体系。
(三)价值环境多元,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冲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一轮改革动能与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下的大环境中,多元的思想观点和价值影响不断向国内大学生群体渗透,多元的价值观冲击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多元影响,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3]。
(四)核心关切不到位,缺乏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对接的有效资源
现实工作中对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核心关切不到位,缺乏能够对接学生成长需求对接的有效资源。比如: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党员身份的影响使社会现实倒逼形成大学生党员身份的现实需求,而非来自于内心自愿;党员党性培养过程中,部分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的培训,对于简单的义务式、程序化教育,学生产生排斥情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间接经验化影响;党员理论知识培训成为应试教育,无法实现内心认可与接纳等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的逻辑进路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党性的培养提供了与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具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和思想基础的重大意义,也必然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价值遵循,是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旗帜和灵魂[4]。这与《党章》对党员的要求,以及党性标准的目标指向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三个层面的表达与学生成长的具体需求紧密结合,上承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精华,现合新常态下的时代发展脉搏,与中国共产党党员党性的本质内涵相互呼应,为大学生党员党性的培养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党性培养的实现路径一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5]。可见,党性培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都需要通过情感认同到行为习惯,最后形成精神层面的思想基础。两者都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重要彰显[6]。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大学生党员党性的价值引领
在意识形态多元化、各种社会思潮猛烈渗透影响下,大学生党员能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能否时刻强化党员意识,明确认知自身定位,时刻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大学生党员来讲是需要有坚定的价值支撑才能通过的现实考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党员党性的价值遵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切入点提升大学生党性培养能够有效为大学生党员培树正确的立场和价值观支撑,为大学生党性培养提供价值引领。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遵循,拓展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新思路
(一)党性培养的价值理念转化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以其价值理念为依据,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化为专题化的具体行动的指引,譬如:理想信念、民族精神、文化底蕴、道德培养、行为模式等等,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党性培养的实际需求相结合。
(二)党性培养的价值培养途径凝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础,不同的社会群体应有不同的践行责任和重点,结合大学生的现实情况对其对应的践行内涵予以进一步凝练,更有利于明确党性培养的价值培养途径。以诚信为例,涉及到大学生的诚信内容,可以具体化为学术诚信、考试诚信、就业诚信、贷款诚信等等。具体化的群体性侧重凝练有助于推进大学生群体党性的践行和党性培养的落实。
(三)党性培养的价值依归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培养应该符合大学生成长阶段的自身特点。大学生党员在求学期间的核心任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将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相结合,以解决好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需求的逻辑起点,引导大学生党员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对于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党性培养中的规律遵循
大学生党性培养,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涵的重要部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党性培养应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
第一,“知、情、行”三環节促进内心认同与良性习惯的养成。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形成大学生对价值的认同,要经历“外化——内化——再外化”三个基本过程,通过“知、情、行”三个现实辩证的逻辑环节。大学生党性的培养,应遵循社会认同理论规律,通过核心价值观凝聚的价值途径,通过认知凝聚价值共识,通过认同形成主体自觉,通过实践生成实践动力,通过认知、认同、再到实践,不断促进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途径的内心认同,才能润物无声,养成良好习惯,形成良性循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7],推进大学生党性培养的目标实现。
第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作用。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显性与隐性两类,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利用各种公共手段、场所进行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8]。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学生通过在育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耳濡目染,以实现理论认知与行为模式的有机统一。在党性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显性教育主渠道的价值灌输作用与隐形教育的微尘效应,并注重两种模式的有效结合,从而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两种教育形式的协同育人作用,提高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的实效性。
第三,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结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理论教育要与多层次平台对接大学生专业学习实践需求相结合,抓好实践培育环节,使学生做到理论内涵的真学习、真提升与社会实践的善传承、善创新,在理论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反复锤炼中实现大学生党性培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心是学生的成长成才,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要义。大学生党性的培养则是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中之重。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大思政体系下,以党性培养现实问题为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遵循,针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性培养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有利于提高新形势下党建创新工作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使党建工作更加紧扣时代脉搏,更加贴合大学生思想新实际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更加有益于党员的党性培养和思想凝聚;有利于不断加强大学生理论武装,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涵养党性,增强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历史使命感和时代责任感,使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先进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潜心钻研者和积极传播者;有利于结合专业教育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传承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罗平汉.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J].红旗文稿,2016,(12):4-8.
[2]梅荣政.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品格——论新时代加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2):30-37.
[3]江涛,姚姿如.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缺失与重塑[J].教育评论,2014,(2):88-90.
[4]王永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指向和实现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3,(3):8-14.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6]李冉,邹汉阳.党性、人民性的话语起源与行动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5):38-44.
[7]刘晓明,马春玲.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重视情感认同[J].人民论坛,2018,(23):136-137.
[8]任静.浅谈对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J].高教探索,2016,(S1):152-153.
责任编辑:王玉倩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的大学生党性培养机制研究”(BJSZ2018ZC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高超(1988-),男,河北邢台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