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如何应用作业成本法
高玉龙
摘 要:对制造企业来讲,成本管理的好坏不仅对经济效益具有直接的影响,对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并且日渐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企业想要占据有利位置,需要不断提升成本管理工作,对产品成本进行准确计量,并以此作为成本控制与决策的依据。本文针对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如何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效能,实现将本增效,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关键词:制造企业 ?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遵循“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的原则,以作业为核心,利用科学合理的统计手段,对企业现有资源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寻找成本动因,再合理分配已有的作业,最终动态形成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成本核算模式相比,更加合理、精准。制造企业把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成本管理中,通过准确核算、作业标准控制、绩效考核控制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成本管理质量和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对作业成本法进行灵活应用,进而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效能。
一、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一)有助于提升产品成本数据的可靠性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制造费用以直接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分配,会低估生产量小而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反之高估产品成本,导致不同产品之间成本相互转移,造成产品成本失真。而作业成本法则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使产品成本计算变得更加精准,并且还可以通过作业改进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此外,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信息具有及时性的特点,有助于对产品进行市场定价。
(二)有助于提升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业成本法,把作业作为中心,通过分析价值链,消除无效的作业,可以有效防止部分不盈利的产品降低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输出率。此外,通过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在对原有财务数据基础上,对部分非财务数据进行提供,进而帮助企业对成本价值进行更好的确定,以便于更好的做出决策。
二、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策略
(一)在制定标准成本时对作业成本法进行应用
企业需要对实际生产经营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作业实际情况,来对应进行企业标准成本的制定。在该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需要把企业实际生产情况作为前提,對生产过程中的作业项目进行明确,在确定所有作业项目后,对其实施划分。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入分析每个作业项目。在对作业项目进行划分时,需要考虑产品能否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顾客价值,再把项目分为增值和不增值。然后,结合经营特点、生产管理需求,突破各个部门的界限,把具有相同性质的增值项目进行集中和整合,成为一个单元,并结合各个单元的特点,对相应的成本要素进行挑选和分析。
企业需要把作业单位作为基础,对标准成本进行制定。首先,以重要作业为主,将与之相关联的作业归集形成作业中心并分析。其次,分析作业与成本相互间的内在关系选择并确定成本动因,设置相应的成本库并归集资源耗费到作业中心。最后,归集各作业中心成本费用后,按其产能测算各作业单位产能下的成本作为该作业标准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可以实现对成本的精细划分,把作业标准成本动态变化过程进行呈现。
(二)执行成本管理过程中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通过计算产品标准成本,实现产品报价的事前控制。企业制定完作业标准成本以后,在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报价时,销售员可以在系统中通过组合生产产品所需要的作业,加上个性化材料以及公司确定的销售费率、税率等生成报价成本,避免了报价没有统一标准及报价不够准确的问题;也精简了报价流程,提高了报价效率。完成产品报价审批后,通过报价单的导入生成该产品的标准直接材料消耗成本,标准作业及标准作业成本,进而在事前控制生产过程中的直接材料领用量,从而消除了不必要的生产作业。
利用作业标准成本来进行成本监控事中管理。可以通过获取一段时间内某个作业的实际成本信息与标准作业成本比较,及时分析实际作业成本与标准作业成本之间的偏差及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随时对作业进行管控;通过某个时间段内的实际作业产量与作业标准产量之间的偏差校验,及时调整对生产订单的生产安排,提高作业执行效率。
通过作业标准成本的运用,实现差异分析的事后管理。在作业成本法中,企业计算出最终的实际成本以后,需要对比分析实际数据和标准成本数据,对其中存在的差别原因进行总结分析,从中可以发现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是否在出现了和计划不一致的行为,并找出改进措施控制成本。如果发现测算作业标准成本时的相关基础信息发生变更,需要对其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其科学性。
运用作业标准成本计算各成本中心的价值贡献,并进行绩效评价。通过产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对比来确定生产中心的成本控制效果,通过产品售价与标准成本对比来判断营销部门的价值贡献程度,从而与各单位绩效考核挂钩,激发生产和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三)作业成本法有效实施的内部环境
为确保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成本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实施,需要具备以下关键要素。
首先,需要有较高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核算要处理的信息量大,只有通过公司的信息化处理方可予以快速实现,否则将导致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核算及产品报价变得不易操作或者扭曲最终的计算结果。
其次,要有健全的制度体系。实施作业成本法通常会改变原有的统计方式从而增加工作量,同时也会改变原有的报价流程和各成本中心的绩效分配方式,如果没有制度的保证,相关工作可能会受到抵制或是流于形式,将不会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
再次,员工要具备良好地业务能力。企业必须编制业务操作规程,强化生产及财务人员对作业成本法和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经营环境的了解,提高相关人员素质,为顺利运行提供人力保障。
最后,需要各部门间积极有效的配合。作业成本法是贯彻“三全”成本管理思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它需要跨部门协作来共同完成,否则将会影响其执行效果。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在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中应用作业成本法可以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效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部分制造企业在应用作业成本法时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成本管理的提升。因此,相关人员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多种合理有效的手段,对作业成本发进行研究并灵活运用,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使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罗彩红.论作业成本管理在制造企业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