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尊格考
王韦韬
摘 要:对敦煌地区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须弥山图像的爬梳,认为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上方须弥山图像的主题是“弥勒端坐于兜率天宫”,并由此进一步推测,杨大眼造像主尊身份为弥勒,而不是多数学者所认定的释迦。
关键词:须弥山;弥勒经变;杨大眼造像
须弥山是佛教的基本概念,它是六道的载体,轮回的具象化物。佛家认为,宇宙由恒沙般的世界组成,每一个世界的中心都有一座须弥山,须弥山在 “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作用下,不断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体现了佛教“诸法无常”的思想。须弥山在形状上呈两头大中间小的束腰状,横向上,以须弥山为中轴外围八山,山与山间隔以海水,合称“九山八海”。纵向上,须弥山安住于四轮之上,山体由下至上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生灵在此之中轮回转生。
敦煌地区共有弥勒经变97铺,最早出现于隋,最晚持续至西夏。其所本的佛经译本有:沮渠京声译《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竺法护译《弥勒下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弥勒大成佛经》、义净译《弥勒下生成佛经》。
弥勒经变分为弥勒上生经变和弥勒下生经变两类。上生经说的是弥勒在释迦灭度后,作为待机菩萨在兜率天中为天人说法;下生经说的是弥勒降临世间,成佛普度众生。据经文所载,兜率天宫位于娑婆世界上方,所以在弥勒上生经变或上下生合绘经变的连接处,会出现承载兜率天的须弥山。在隋代,敦煌弥勒上生经变多绘于人字披、平顶和龛楣上方,弥勒端坐于宫殿(善法堂)中,左右伴有协侍菩萨,此时经变画中虽有描绘兜率天宫,却几乎不绘须弥山山体。至初唐,“弥勒上生下生多合绘一图,以下生为主,上生变居画面上部,以云端或须弥山上三院形式表现。三院两侧殿堂数座,象征四十九重微妙宫。下生变位于图中下部,以龙华三会为主体”[1],在这一时期,已有部分上生经变会绘出须弥山和完整的兜率天宫。盛唐之后,山体的表现进一步增多。
莫高窟盛唐第33窟南壁绘“上下生合绘弥勒经变”一铺。此铺经变中央为弥勒说法图,弥勒两侧对称环绕菩萨、弟子、诸天。说法图上方立一须弥山,山体下部不显,为倒三角形,远看似从下方弥勒佛华盖中生出,衔接自然。须弥山周围有铁围山,铁围山内左侧为大海,海中游曳一摩羯鱼,右侧不绘水波,但其中有一弯月形物,和经文中所述的东胜神州形状相同。须弥山山腰端坐三位天王,兩侧各悬日月;山顶楼阁林立,中央宫殿端坐一弥勒菩萨。整铺经变以中央主尊和须弥山为中轴,合绘上生变和下生变,融合巧妙,场面宏大。
莫高窟盛唐第116窟北壁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下生经变主尊弥勒身后为须弥山。山下为铁围山及海水,海中有二摩羯鱼;山上有一主两侧式殿堂,弥勒端坐于主殿;山腰悬挂日月。
莫高窟盛唐第445窟北壁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此处下生经变弥勒头顶上方为须弥山。山体下部虽极小,却被完整绘出;山腰处绘四天王城中之三,两侧悬日月;山顶宫殿林立,时有祥云从殿中飘出。(图1)
榆林窟中唐第25窟北壁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下生经变主尊头顶矗立二段式须弥山,与华盖自然衔接,限于画面尺寸,只绘山体,并没有描绘山上景物。
莫高窟晚唐第156窟窟顶西披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此处下生经变主尊华盖上方矗立须弥山,山腰悬挂日月,山上为三座长方形院落,中央院中有弥勒说法,弥勒周围环绕众人。
莫高窟晚唐第85窟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下生经变主尊上方为须弥山,山腰处悬挂日月,山上建三座长方形院落,样式与莫高窟第156窟相同。此处须弥山下铁围山包裹了下生经变中的弥勒及众人,为较特殊的一例。
莫高窟五代第61窟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二经变连接处绘须弥山,山腰不显,山顶为三座方形院落,弥勒于中央院落说法,边缘立四天王。须弥山下为一弧形铁围山,以半包围的方式围住下方下生经变的弥勒和听法者,形式与莫高窟第85窟类似。
敦煌单独的弥勒上生经变中多不绘须弥山体,上下生合绘经变中的须弥山皆位于下生经变主尊的头顶上方(即二种经变的连接处)。其特点为:
1.山体多只绘上半部。
2.山顶院落多呈三院形式,或以三院形式为中心,山腰皆悬日月。
3.偶尔会绘出铁围山和须弥山下海水,铁围山有时会以半包围的方式包裹住下生经变。
弥勒经变和须弥山的紧密关系使我们对敦煌早期弥勒坐像身后的三角形背饰做出一些猜想,如敦煌北凉第275窟西壁弥勒坐佛及此窟南壁阙形龛下二交脚弥勒,其身后皆有倒三角形背饰,从图像的角度来看,这种背饰或可能象征了承载了兜率天宫的须弥山。
与弥勒经变一样,在经变主尊头顶上方出现须弥山的还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罽宾沙门佛陀波利译于7世纪末,此经的大致内容是:三十三天的善住天子在半夜忽闻响声,此声说他会在七天后死去,命终后生于南瞻部洲,历经轮回,下场凄惨。善住惊恐,求助于帝释天,帝释天便去给孤独园拜见释迦,释迦为助善住解脱,讲授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阎魔罗王宣言将保护受持、记诵此经的人)。帝释天将此经带给善住,善住解脱后与帝释天携众天人拜见释迦。因善住与帝释天均为天人,所居住的天宫皆位于须弥山之上,而帝释天在拜谒佛陀时“尔时如来顶上放种种光,遍满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还来绕佛三匝,从佛口入”,画师便结合二者,将释迦顶上放光的部分幻化为须弥山和天宫。现存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很少,只有七幅,一幅在四川省大邑县斜源镇盘石村药师岩K7-2,其余六幅均在敦煌莫高窟。[2]莫高窟有部分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早些年被认定为法华经变,后有学者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角度重新进行了认定。
莫高窟第217窟的建造于唐景龙年间,即初唐、盛唐之交,此窟尊胜变保存完好,结构完整,可以较好地代表唐时这一经变的面貌。此幅经变中释迦端坐中央,周环菩萨,为誓多林给孤独园说法的场景。佛顶白毫放光,顺其而上,光中出现了须弥山。此处须弥山只存上部,山腰悬挂日月,山顶宫殿林立,宫殿中展现了善住和帝释天在天宫中的种种活动。经变右侧有二人乘云从天宫中降下,为帝释、善住二人拜访释迦,此为尊胜变所独有。莫高窟盛唐第103窟南壁尊胜变,此处经变构图与莫高窟第217窟相同,佛顶白毫中化出须弥山,山上宫殿林立,山腰悬挂日月,日中有金乌,月中有桂树。
古阳洞为龙门石窟最早的洞窟,有学者考证,杨大眼造像龛的“规划雕凿始于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502年)五月三十日之前,完工时间约为正始二年(505)或三年(506)”。[3]杨大眼造像尖楣状龛楣中有须弥山,此处须弥山位于主尊正上方,山腰绕二龙,龙尾交缠数次;山上有一庑殿顶佛阁,殿中坐一佛,殿顶立一金翅鸟;山下两侧有骑狮、骑象的人背向而行。此处山顶宫殿中端坐的人,结合敦煌地区弥勒经变的图像来看,应当是端坐于兜率天善法殿内的弥勒菩萨。在仔细观察山体后我们会发现,此处须弥山山体的下半部分并没有被描绘,这也恰好符合了弥勒上下生合绘经变中只描绘山体上半部的图式。基于此,我们可以猜测,此处位于须弥山正下方的杨大眼造像主尊或可能为弥勒,而不是现在学界一贯认定的释迦。[4]
龙门石窟杨大眼造像建于北魏,远早于敦煌地区的诸多弥勒经变,但正如我们所知,中原地区对于敦煌存在着“凉州模式”的反作用力,佛教图像并不仅仅是由西向东流布,也存在由东向西渗透。基于二者相同的图像样式,我们可以推测,杨大眼造像的主尊或可能为弥勒。
参考文献:
[1]李永宁,蔡伟堂.敦煌壁画中的《弥勒经变》[J].敦煌研究,1988,(02):34.
[2]张亮.四川大邑药师岩新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及其相关问题讨论[J].敦煌研究,2017(03):74.
[3]曹社松,焦建辉,刘洵.龙门古阳洞杨大眼龛雕凿年代考察[J].中原文物,2016,(02):59.
[4]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80.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