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智库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王勇

    随着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提出,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后,新型智库建设一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中国特色党建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中国特色党建智库意义深远。

    一、建设中国特色党建智库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有关智库的研究开始起步,探索前进。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新型智库建设越来越被重视,摆在国家战略的地位。《意见》出台后,新型智库建设进入迅猛发展的全新阶段。当前,党建智库面临发展良机,地市州盟党建智库是整个党建智库体系的基础细胞和重要组成,建立多元、高效、合理、创新的党建智库体系,对加强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是研究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其实质就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一门学科。”十八大以来,倡导思想建党的过程与制度治党的过程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呈现出新提法、新概念、新特点,取得了新经验、新成果、新突破,并且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建研究会上指出:“深入研究党建理论和实际问题,深入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经验,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一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建研究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刻阐明了以党建研究会为代表的党建智库的职责定位、根本遵循和主要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导向性和实践性。新型党建智库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为党的建设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加强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是研究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

    (二)加强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是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发展阶段的转变,党中央决策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严峻挑战,对执政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国内经济发展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全面深化改革处于攻坚闯关克难期,社会建设处于深层次矛盾凸显期,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对决策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长期性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针对当前世情党情国情发生的深刻变化、党群干群关系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更加注重科学化和法治化。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的决策者都需要科学的管用的政策建议,这就促使决策者更加依赖各种智库。党建智库立足于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遵循着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致力于以服务决策为导向,以科学有效的制度防止政府出现“拍脑袋决策”和“拍胸脯保证”的问题,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加强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是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进一步指明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前进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习总书记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针对当前管党治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群众对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问题的反映依然突出的现实情况,党中央强调“两个没有变”和“四个足够自信”,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纪法分开、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不敢、不能、不想”“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落实“四种形态”等重大思路和措施。[2]这些问题和重大举措必然是党建智库重点深入研究的内容,建设一个特色突出、管理科学、机制完善的新型党建智库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要,有助于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系统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抓手。

    二、基层党建智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研究发现,由于一些基层党建智库缺乏统筹、各自为政,往往出现定位不明确、发展较为分散,成果专业化水平不高等一系列问题,具体而言,在系统指导与管理方面缺乏统筹规划与具体措施,在地方治理体系中处于边缘地带,人才利用机制亟待完善,成果转化率不高,考核评价方式亟须改革等等。总体来讲,基层党建智库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探索的路还很长。

    (一)上热下冷,执行落地不够

    自印发《意见》以后,各地都相继出台了落实中央文件的意见和办法,但基层在执行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口惠而实不至”的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党建智库建设方面,一些地方上热下冷,关注重视不多,贯彻执行不力,运用智库成果推动基层党建落实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大多数地方都缺乏有影响、有特色和较大知名度的高质量党建智库,导致一些地方对党建智库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认识,有的甚至认为党建智库成果都是纸上谈兵,将党建智库看作论证的工具,用来“装门面”。二是宏观思维不够。一些地方缺少智库建设总体规划,制度设计滞后,决策程序不规范,党建智库服务参与决策渠道不畅,缺乏规范有效的统筹立项、联合攻关、成果转化、科学评价、人才培养和经费管理等整体谋划。三是创新意识缺乏。一些地方创新研究能力不足,对党建智库发展定位不准,地方品牌特色和专业优势不鲜明,一些研究人员热衷追逐热点,对学术研究、改变思维方式,以及从前瞻性、战略性视角围绕本地发展的难点进行差异性研究的较少。

    (二)基础薄弱,“硬件”建设滞后

    基层党建智库总体规模偏小、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人才数量不足、智力支撑质量不高,与日益增长的地方党委决策咨询需求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起步较晚,结构不尽合理。由于将党建机构作为智库来建设的时间不长,一些地方党建智库数量不多,符合严格意义上定义的合格智库很少,具有一定影响的更是屈指可数;党建智库结构也不尽合理,官方党建智库居多,半官方党建智库地位尴尬,高校党建智库难接地气,民间党建智库发育不足。二是数据库建设滞后,信息不能有效共享。新型党建智库需要大数据的支持,需要建立功能完备的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和互联互通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很多地方专业数据库和联机检索系统的建设明显滞后,党建智库发展所需的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充分建立。三是人才总量不足,领军人物匮乏。由于缺少完善的党建人才汇集、培养机制,人才的“请进来”和“走出去”落实得不到位,导致基层党建研究人员的整体素质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作用难以发挥。一些地方人才培养不力,党建智库人才缺乏,尤其是领军人才奇缺,党建智库人才的青黄不接将成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一大共性问题。

    (三)各自为政,协同攻关乏力

    一些地方党建智库机构缺乏有效整合,职能定位模糊、研究力量分散,虽然一些地方的党委部门、社科院、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发挥着党建智库作用,但管理体制属地化、部门化现象严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整合和统一协调,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机构协同力不足。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研究机构由于职能定位不同,往往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互不往来,联动缺乏,存在着多头组织、力量分散、研究重复等现象,缺乏能够实现有效合作的桥梁。二是人才协同力不足。不同层次、不同学术背景、不同年龄段的党建人才之间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往往是“散兵游勇”者居多,或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研究力量趋于分散。三是沟通协同力不足。一些智库机构长期以来相对封闭,研究成果大多限于同行之间交流与沟通,进行的课题研究,也往往具有随机性、临时性、短期性的特点。

    (四)质量不高,成果转化有限

    近年来,各地从事党建研究的机构和人员虽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科研项目研究,但是研究成果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影响力有限。究其原因:一是调查研究不深。一些党建智库的工作人员调查研究功夫下得不深,往往以文献收集、网络调研、电话调研替代了实地调研,真正走出机关大门、深入基层一线、做大量具体繁杂的调查研究的时候比较少。二是成果传递渠道不畅。党建智库与决策部门之间缺乏固定、快捷、通畅的信息传递和成果转化渠道,不少党建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就被束之高阁,削弱了党建智库对决策层的影响力与作用力。三是研究实践脱节。由于不少党建智库缺乏对党情民意的了解,缺乏对党的政策的掌握,与党委工作衔接不够等问题,致使一些研究成果脱离实际,政策建议比较务虚,缺乏咨询价值。

    (五)保障欠缺,运转机制梗塞

    基层党建智库存在着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运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建智库建设的相关制度缺位。我国智库建设当前处于制度缺位时期,目前没有一部行业规范对智库的组织方式、准入门槛、行业资质、财务监督等方面做出权威规定,智库监管尚处于法律法规的盲区,这为党建智库发展埋藏了隐患。二是党建智库建设的管理模式有缺陷。当前智库管理模式没能突出以服务研究为核心,不适应新型智库发展需求,在领导选任制度、组织结构、激励机制、人才政策角度等方面都存在缺陷。三是党建智库建设的资源支撑匮乏。新型智库的长期发展需要资金、信息的支撑,而上述资源在当前都存在着种种问题,资金供给不足,信息资源障碍等问题将长期制约党建智库建设的发展建设。[3]

    三、建设基层特色党建智库的对策建议

    基于基层党建智库建设进程中的特点以及当前发展存在的困境,坚持“定位是关键、体系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成果是导向、制度是保障”的指导原则,采取更加务实的举措、有力的对策来推动党建智库的建设,更好地服务党的科学民主决策,更好地引领科学发展。

    (一)明确发展定位,体现智库自身特色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取得重要成果的五年。随着形势的发展,智库的作用越来越大,党建智库建设越来越重要。要突出党建特色。党建智库就是要围绕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情况,着力研究问题,进行智力创造,为党委提供公共政策和公共决策服务、生产公共思想和公共知识,不能等同于一般智库建设,要注重党的建议问题研究,增强针对性。要突出时代特色。党建智库既要注意总结党的建设的成功经验,更要着力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新创造,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方面的研究,要以发展眼光看问题,体现时代性。要突出基层特色。各级智库服务的对象各不相同,基层党建智库就要以服务地方党委决策为基本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以完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为重点内容,充分利用基层接地气的优势,摸清实情,深入调研,积极为党委出谋划策,向上级建言献策。

    (二)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党建智库联盟

    应该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区域一盘棋,构建一种体现专业化差异化的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智库集群。要重视“领头羊”。地方的党委办公室(研究室),相对于其他决策咨询机构,与决策层联系沟通更紧密、需求把握更准确,应致力于提供重大研究选题方案、带头开展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集中报送研究成果、发挥应有作用。要优化研究力量。整合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研究室、社科院、党校、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社会研究机构等部门的党建研究力量,充分发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作用,打造以党政智库为主,高校智库、民间智库为辅的党建智库联合体,加强对策研究,形成协同研究、协力攻关的智库合力。要搭建合作平台。在“大信息”、“大调研”的基础之上,努力形成区域一盘棋、全方位互动的“大咨询”格局,汇集专家、官员、民间和媒体等多方的智慧,搭建优势合作、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课题共研、成果共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平台,建立党建智库间长期、全面、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4]

    (三)注重培养人才,盘活用好优质资源

    建设新型党建智库的关键在于人才。要把加强党建智库专业人才纳入地方人才发展的长期规划,培养一大批优秀党建研究人才,凝聚一批高水平党建研究领军人才,选拔一批首席专家和学术带头人,打造核心团队。要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机制。通过挂职锻炼、跨学科培训等方式,多形式、多渠道地进行人才培养。定期选派骨干研究人员到国内外一流高校和智库访问交流、做访问学者,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理论功底扎实的党建智库建设和发展领头人。推动党建智库之间人才的互聘,畅通离任党政干部从事基层党建智库研究的渠道。要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通过安排研究人员进修、访学、参加学术活动、到基层挂职锻炼,开展传帮带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党建智库人员的研究视野、问题敏感度、政策理解度、科学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能力和行文写作能力等基础技能专门培训,努力打造一批基层党建智库品牌,形成一批决策咨询专家、政策宣讲名师、智库管理能手。要建立人才考核激励机制。探索有利于党建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对优秀研究成果获得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领导批示并转化为决策应用的研究人员,在职称评审、选拔使用、荣誉授予时予以优先考虑,并给予表彰和资金奖励。[5]

    (四)强化成果运用,增强智库服务能力

    党建智库要搭建与党委以及党委部门之间的供需对接机制,降低智力成果参与政治决策的成本,正面回答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提高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通过参与课题招标、接受委托项目、实行对口服务、开展对外交流等方式,在跟踪调查、深度分析、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具有真知灼见、切实管用的对策建议,克服研究与实际脱离的“两张皮”现象。要加强宣传平台建设。根据研究成果的不同性质,以内部决策参考、学术报告、系列报刊文章等不同形式对外传播;加强成果宣传和对政策影响的跟踪评估,着力加强党建智库平台的管理和筛选;充分借助新媒体、新科技、社交网络和“云”等“互联网+”模式,不断扩大党建智库的成果转化率和社会影响力。要深化成果评价和转化机制改革。加快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以质量创新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党建智库成果评价办法,构建用户评价、同行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建立智库成果报告制度,拓宽成果应用转化渠道,提高转化效率。[6]

    (五)建立完善制度,提供政策支持保障

    《意见》指出,要改革智库的保障机制,多措并举加以解决。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探索设立党建智库发展专项基金,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入体系,根据不同类型智库的性质和特点,研究制定不同的支持办法,落实公益捐赠制度,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捐赠资助党建智库建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要探索完善薪酬制度。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有利于智库人才发挥作用的多种分配方式,完善科研成果应用和转化激励政策,强化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绩效激励力度,充分体现智力劳动价值的分配导向,让党建智库科研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合理回报。要创新智库管理体制。强化党委在党建智库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统筹协调等方面的宏观指导责任,创新管理方式,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智库活力的管理体制,制定具体明晰的标准规范和管理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做好整体规划,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上和无序发展。

    本文系中组部党建研究所2016年度重点调研课题“中国特色党建智库建设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国强.对“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认识和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4.05.

    [2]李景田等.建设党建高端智库助力党的事业更上层楼[N].人民日报,2016-06-14.

    [3]刘洋.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理论视野,2015.08.

    [4]刘进军.关于加强陇原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甘肃理论学刊,2015.04.

    [5]黄敦利.地方智库建设的四种不良倾向及应对之策[J].领导科学,2016.04.

    [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1-20.

    [7]潘国安、夏益俊、黄金旺.加强地方智库建设[N].学习时报,2015-01-19.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胡 越

相关文章!
  • 创新创效激活力 汇集众智谋发

    沈茹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6-156-01摘 要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動力,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

  • “四个统一、四个确保”沧州市档

    “四个统一、四个确保”沧州市档案馆深入抗疫一线沧州市档案馆用实际行动践行档案工作“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与使命 。疫情

  • 我国处治校园欺凌的主要立法:

    王演兵2016年12月8日晚间开始,一篇题为《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园霸凌说NO!》(以下简称《每对母子》)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