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企业“走出去”中危机事件的应对策略
宋迪
中图分类号:D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6-146-02
摘 要 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作为高科技企业的华为公司遭遇美国特朗普政府不公正待遇,企业经营遇到危机事件。本文分析华为公司从公司领导者、舆论把控、法律应诉、危机意识等层面的应对举措,对未来我“走出去”的企业可能遭遇类似危机事件时的应对方法提出思考,认为应化解国际舆论风险的同时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关键词 企业危机 中美贸易战 危机意识
2018年12月,加拿大当局代表美国政府扣留华为董事会成员、首席财务官孟晚舟。2019年1月,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华为公司提起13项罪名。2019年4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禁止本国企业使用华为的电信设备,将华为及其附属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实体名单”。事件引发日本、新西兰、德国、英国等表态或禁用华为5G设备。自2018年4月起,中美两国围绕经贸问题已进行了多轮磋商,从时间节点看,华为事件的走向背后体现着中美经贸问题谈判的大环境。华为公司作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标杆性企业,在遭遇美国不公正制裁后采取了有力应对举措,对我企业未来应对类似情况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中美贸易战”中华为公司面对的危机
(一)华为公司在多个国家商业项目受到阻挠
在华为作为最受欢迎手机品牌之一的英国,两大移动网络运营商EE和沃达丰宣布,他们将暂停向5G用户提供华为手机。在日本,三大手机公司也表示重新考虑华为新系列智能手机的销售计划。日本电信运营商软银在预定2020年春季实现商用化的5G设备时,选择了瑞典爱立信和芬兰诺基亚的基站。日本时事通讯社指出,软银弃华为选北欧通信设备商的做法,表明排除华为的动向开始显现。路透社报道称,尽管中国华为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高调亮相,但是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安全会议,与会欧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美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却明显地排斥了中国华为。新加坡《联合早报》引述学者的观点认为,美方指控将让华为在西方市场的处境雪上加霜。
(二)华为公司可能丧失众多海外用户。谷歌公司宣布停用给华为的部分服务可能使华为手机的海外用户受到影响,“用户将无法使用Google移动服务,包括Google Play商店、Gmail、搜索、谷歌地图、谷歌相冊,YouTube、推送通知、用户数据云存储等一系列明星级应用和服务,其他需要基于Google账号的APP将无法登陆,用户或丢失此前存储的数据。欧洲是华为的第二大市场,可能因此受到重创”。新加坡《海峡时报》称华为可能丧失大批用户群体。美国《洛杉矶时报》也注意到,自华为被美国列入供应黑名单以来,越来越多的英国消费者开始买卖华为的智能手机。
(三)对华为公司上下游相关企业产生不利影响。《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华为在美国被列入黑名单后,已减少或取消了对其智能手机和电信设备零部件主要供应商的订单。上下游企业受到影响势必对华为公司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华为公司应对美国制裁采取的策略分析
华为公司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主要采取了以下应对举措:
(一)公司创始人积极传播自身主张,抢占道义制高点。
一方面,华为公司任正非将自身的舆论影响力转化为公众对华为品牌的支持度,自华为遭遇美国不公正对待后,任正非作为华为公司的舆论领袖,密集接受国内国外主流媒体专访,包括中央电视台、美国CNBC、彭博社、英国广播公司、加拿大《环球邮报》、日本《日本经济新闻》等等众多媒体。在这些专访中,任正非详尽回答了有关实体清单、华为专利费、5G、孟晚舟等热点议题的提问。从舆论反响看,任正非的这些专访活动普遍实现了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华为方面的观点得到有效传播,外媒报道大量引述任正非有关“我们没有做任何违法行为”、“我们不会像中兴通讯那样,在美国的要求下改变我们的管理,也不会接受监管”等言论得到多次转述,有力塑造了华为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坚定形象。美国彭博新闻社认为,“面对公司存亡关头,任正非展现了对于美国制裁毫不屈服的态度”,评价比较正面。
(二)做好“走出去、引进来”的传播工作,加强舆论引导
“走出去”方面,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署名文章,称“美国搬出大炮,对华为发起了全面攻势”,将华为描述成对西方文明的威胁,是因为美国已经意识到自己在5G上已经处于落后地位;“引进来”方面,华为集团总裁梁华在达沃斯邀请西方国家领导人到华为去参观,以解除对华为技术被指间谍的怀疑。为了让外媒更清晰的了解华为公司的文化和科研实力,打消正在犹豫中的潜在5G合伙人的疑虑,华为公司邀请美国媒体到华为总部参观实验室,并承担往返及住宿的全部费用。其邀请信写道,参观在深圳的校园、最近才对媒体开放的实验室、见到华为多位高管、参观各种产品线,就该公司在美国面临的各种该挑战进行非正式的讨论。
(三)公司常年积淀较强的危机意识,提前做好“第二方案”
面对美国的芯片封锁,华为公司的应对措施体现出还公司管理层的危机意识。5月,华为海思总裁何庭波发内部邮件称,华为公司多年前进行了极限生存推演,即在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华为如何持续为客户服务。为解决这一极端情况,2004年10月,华为成立芯片设计公司——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从而确保更低的研发和制造成本以及更强的议价能力,同时保证了更可靠的供货产量。这一举动说明,对于进入成熟发展阶段的企业来说,提前预判风险,做好应对布局,是地域经济发展进入下行周期,应对外部突发不确定风险的应有之义。
(四)积极应诉,依靠法律手段维护正当权益
3月7日,华为副总裁郭平在华为深圳总部的发布会上宣布,将起诉美国政府,控告美国“2019财年国防授权法”违宪,希望判定该法对美国所有政府机构使用华为产品的禁令违反宪法,要求永久性禁止实施该限制措施。通过这种正当维权行动,可以起到多重效果,一是向外界传达强大的自信心,二是利用起诉这一热点事件拉高华为公司的知名度。华为公司的法务部门业务能力精湛,利用专业知识参与公司决策,相关制度文件需要律师参与确保合法合规,因此在提起诉讼前,通过掌握比较充分的证据能够提供诉讼成功的几率,美国复杂的司法程序可能使诉讼进程较为漫长,这也可变相为华为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
三、对我企业应对国际制裁产生危机的启示
(一)欧美国家部分政治势力对我企业“走出去”的疑虑难以消除
华为公司遭遇的不公正待遇恰恰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的一个缩影。我企业在海外投资活动的关注度不断增强,国际社会时刻关注着中国发展,而在当地的中国企业正是其透视中国发展、谈论中国前景的最好窗口。中国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在欧美一些国家不断遭遇到某些政治势力的反向解读。近年来,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遭受到带有政治倾向的调查,这背后与一些政客从中实现个人政治诉求不无关系。美国政府对华为公司的不公正制裁显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等国家经济形势陷入低迷,贸易保护主义有多抬头。华为公司的遭遇显示,中国企业的身份问题是持续受到国际舆论猜测和质疑的焦点之一。惯性地将中国企业的“背景”作为其思考逻辑的出发点,认为部分中国企业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并非表面的商业获利需要,而是隐藏着中国政府的政治目的;“所有制一直以来是西方国家特别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意识形态领域的观念残留仍然使得西方不少政客乃至百姓对中国的国有企业心存疑虑,认为其行为不符合国际规则,是中国政府意志的体现,认为投资行为背后有不可告人的动机和目的”。同时,中国企业正常的商业行为,在欧美一些国家不断遭遇到某些政治势力的反向解读。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加以应对。
(二)主动化解国际舆论风险,为企业“走出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企业“走出去”前,为规避舆论风险,应当系统了解目标国家或地区对中国的整体认知、民众对外资进入的看法,从而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开展公关奠定基础。从国家层面看,有必要逐步建立起全球(特别是重点国家和地区)投资风险评估系统,为更多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舆论风险咨询,帮助它们了解投资对象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潜在问题,强化对国别风险的识别与判断,对有可能出现的舆论风险做好准备。从企业层面看,应有针对性地搜集有关所处行业的国际舆论热点、舆论导向等信息,梳理有关国家的舆论对于企业的主要论点与评价倾向,为后续对外传播、发布信息,应对舆论风险做好基础性工作。许多中国企业因对国外社会的文化、法律等不甚了解,许多企业选择回避媒体的聚光灯。我企业在与媒体的对话交流中“缺位”,出现的“信息真空”极易给某些当地或西方媒体留下的“想象”空间。应当逐渐改变行事低调、远离舆论关注的传统习惯,主动加强与国际媒体特别是投资所在地地方媒体的联系,在互动中化解对方对于中国企業的陌生或猜疑,通过他们的观察和文章向外界说明企业情况,介绍中国发展对当地经济的益处。除了加强对媒体的公关力度外,企业还不应忽视影响舆论的另一重主体即当地民众,在获得利益的同时应考虑如何给被投资国家和地区带来同样的收益,才能收到当地社区民众的认可,才能避免陷入被动。围绕环保、助学、扶贫等公益性活动就是可以尝试的选则。虽然我相关部门与企业做了大量说明、传播工作,但是,由于向国际社会说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标、影响,阐述我希望公平参与国际经贸竞争与合作意愿等议题是专业性与政策性都是较强的议题,因此,在面对扭转舆论中的负面观点时,我们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对外传播能力、了解相关国际法律政策、掌握国内企业情况的舆论领袖,借助他们的力量主动引导舆论环境。
(三)企业要事先进行国际制裁风险评估做好应对预案
从华为公司面对国际制裁的应对举措看,企业始终保持危机意识并利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是不二之举。这启示我们,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要对自身经营业务、投资项目涉及的域外国家的法律与相关规定进行全面梳理,可以尝试进行“国际制裁风险评估并建立国际制裁风险框架和风险事件库”,及时研判企业在对象国经营活动时面对的国际制裁风险,根据不同风险等级做好差异性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在不同危机事件中的职责范围,力争实现资金保障充足、人员储备到位、风险意识浓厚,从而保证企业在跨国经营遇到国际制裁时能够从容应对。
参考文献:
[1] 美国封锁华为,你应该了解的7个问题[EB/OL].凤凰网,2019年5月21日.
[2] 周密.海外投资风险的应对[J].中国报道,2012(11),P25.
[3] 王晓光,马欣迎,付先凤.从国际制裁看企业全球经营的合规管理[EB/OL].中国企业网,2018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