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淡水鱼池塘养殖管理与病害有效防治

    许静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餐桌上的食品种类也不断丰富,鱼类已经成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常见食材。淡水鱼是淡水水产品的一个大类,淡水鱼的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的生活品质,同时也确定着我国渔业的经济增长。做好淡水鱼池塘养殖管理与病害防治,有利于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收益,促进我国渔业的发展。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淡水鱼池塘养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细节,以及在淡水鱼养殖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再根据病害种类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淡水鱼池塘养殖管理的工作要点

    (1)养殖前期准备

    在养殖淡水鱼前要做好相应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鱼塘的清洁消毒,在每年冬季,养殖人员应该将鱼塘内的存水排干,挖出池塘内堆积的淤泥,将池塘充分晾晒。对池塘内及周边的杂草进行清理,查看池塘中是否存在漏水点,及时发现并做好修缮工作,检查给排水通道的通畅性,对排水沟的防洪堤坝进行修整,检测进出口水闸运行状态是否良好,这样可以为淡水鱼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做好对池塘的修缮和清洁整理后,就要进行消毒工作,养殖人员应该使用130kg/亩的石灰或20kg/亩的漂白粉进行对池塘的消毒。泼洒石灰或漂白粉后,应该静置7-14d,消毒后对池塘进行灌水,灌水完成后放入一笼鱼苗进行2-3d的测试,确定鱼苗可以正常生长后,再进行大批量鱼苗的投放。如果测试笼内鱼苗死亡,即可判定鱼塘内消毒药物含量过量,此时应该排出鱼塘内的水体,重新灌入新的水体,稀释鱼塘内残留的消毒药物。

    (2)鱼苗的消毒

    在投放鱼苗前,还应该对鱼苗进行消毒,这样可以减少鱼苗身上携带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可能,确保鱼苗的健康生长,减少淡水鱼病害的发生率。常用的消毒方法为高猛酸钾水溶液消毒,使用剂量为18-20mg/kg,将高猛酸钾水溶液倒入鱼苗池中,让鱼苗得到20-25min的药浴杀菌,这样可以有效杀死鱼苗身上的微生物或寄生虫。当加入高锰酸钾水溶液后,鱼苗出现剧烈挣扎或上浮至水面时,应该立即增加清水的比例,稀释消毒剂含量,或者将鱼苗导入更大的池内。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类,也可以使用注射疫苗的方法防治病害,例如:对鱼苗个体注射血性疾病疫苗,可以有效防治血性疾病。

    (3)加强对鱼塘的日常巡视

    养殖人员应该定期对鱼塘进行巡视,保证每日早晚巡视鱼塘一次,及时发现水面漂浮的病鱼。发现病鱼或死鱼时,应该立刻将其捞出,通过解剖检测分析其死亡原因,找出病因后尽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使用药剂防治时,应该注意控制药剂的使用量,使用药剂时应该选择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在鱼塘的上风位置提升用药量,下风位置降低用药量。可以先按比例调配提取鱼塘水体加入药剂,再捞取鱼塘中的淡水鱼个体,完成药物反应试验,通过观察淡水鱼个体的反应,酌情增减药剂使用量,提高用药安全性。在气温较低的春期,应该注意对鱼塘施加营养保健类药物,投放维生素或活力健等药物,有利于提升鱼的免疫力,减少鱼的患病几率。

    (4)合理的饲料管理

    合理的控制饲料投喂量,也是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过量投喂饲料,会让水体中堆积过多的饲料残渣,饲料残渣会破坏鱼塘干净的水环境,增加细菌的滋生。对饲料的成分配比也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饲料成分应该根据淡水鱼的品种特点,进行科学的调配,这样不仅可以满足鱼的生长需求,也可以增强鱼的体质,提高对病害的抵抗力。

    (5)注意对鱼塘养殖密度的控制

    鱼塘养殖密度过高,会降低水体的氧气含量,容易引起鱼的缺氧,缺氧会造成鱼的大面积死亡,因此,养殖人员在日常管理中必须注意控制鱼塘内的养殖密度。在高温季节,水草及藻类植物会大量滋生,这会严重降低水体的含氧量,此时应该注意对水生植物的打捞,使用加氧设备对池塘加氧,也可以通过降低养殖密度的方式防止出现泛塘问题的发生。

    2、淡水鱼池塘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1)水霉病

    水霉病是一种水霉菌引起的鱼类疾病,该疾病发病的初期并无明显症状,只能通过显微镜来查验鱼体伤口上是否携带水霉菌。发生水霉病的病鱼个体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变化,会出现食欲不振、行动缓慢、反应呆滞、肌肉腐烂等症状,最后会出现鱼群的大面积死亡。水霉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1℃以下,水体温度过低就会滋生水霉菌,因此在淡水鱼池塘地区温度较低时,养殖人员应该注意对水霉病的防治。

    当发现患有水霉病的病鱼时,应该将池塘进行彻底清洗,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对病鱼个体的石料可使用盐溶液进行浸浴,浸浴时间应该控制在5min以内,盐溶液浓度应该控制在2.5%左右,如果浸浴时间较长,可将盐溶液浓度调整至0.5%-1.0%之间。

    (2)肠炎病

    鱼类在生长过程中还经常会患肠炎病,肠炎病的病原菌为肠形点状气单胞菌,水质较差、饲料残渣变质是诱发该病症的主要因素,肠形点状气单胞菌感染鱼体后,鱼体的腹部会出现膨胀,同时,鱼体腹部还会出现明显的红斑,鱼体肛门也会出现红肿、溃烂等症状。预防鱼肠炎病,首先就是要加强对饲料投放量的控制,做好鱼塘的定期换水工作,这样可以营造更加干净的水体环境,破坏肠形点状气单胞菌的生长环境,进而减少肠炎病的发生率。当发生肠炎病后,养殖人员可以每周对池塘内水体注入液氯进行消毒,投放比例为0.3mg/kg;另外在饲料中掺入2.5%的大蒜素,每日连续投喂,以7-10天为就一个疗程,这样也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综上所述,加强对淡水魚池塘的养殖管理,做好鱼塘的清洁消毒工作,科学合理的制定饲料、保健药品的投喂量,可以显著提升鱼的体质,提高鱼群的免疫力。做好对鱼塘的日常巡视,及时发现病鱼确定病害种类,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这样就能及时控制病害的发生规模,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作者单位:221211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王集镇政府)

相关文章!
  • 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中应

    武林琳 竹梦婕 王咪 李晓萍 刘跃鹏 裴蕾 杨淑巧 许琦 王华 郭文治摘要 ?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可以直接对DNA序列进行稳定、精

  • 老河口市枣北黄牛品种遗传资源

    秦泽龙秦建林摘要:畜禽品种资源是生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物资源之一,是生物长期进化形成的宝

  •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退耕还林

    蔺治瑞,薛飞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在退耕还林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针对其中所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