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浅论
毛玲玲
摘 要 新媒体艺术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其营造的虚拟现实更像是一场大众审美的盛宴,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在审美韵味消解、审美取向平民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追求刺激性等方面得到显现,这实际上是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深度重构。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大众审美;虚拟现实;数字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26-02
20世纪50年代,海德格尔就预言人类将进入图像时代。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产出趋向于机械化的流水作业,同时,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体系及商品生产体系已经建立,人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时代。这种表面平等、充分互动的文化生活,实际上存在着媒体逻辑,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当下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结合Flash大众娱乐工具、文化商品的制作,虚拟技术等,论述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及其表现。
1 审美韵味消解
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数字媒介正在逐渐入侵大众群体的生活,体现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而艺术审美的韵味则正在被大众文化所消解。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瓦尔特·本雅明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拥有独到见解,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会催生新的美学观念,即动态美学会取代古典艺术,但仍对古典作品中“韵味”的消失表示遗憾。现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艺术品的生产具有机械复制性,也转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即机械复制技术带来了艺术的解放。但不可避免的是,艺术韵味正逐渐走向消解[1]。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们一种适宜淡然、恣肆洒脱的澄明之境,这种自古被称道的人生境界、心灵顿悟是无法被复制翻版的。无独有偶,国外的诗人在面对自然之景时依然会流露如孩童般青涩淳朴的情感,华兹华斯在《水仙花》中低吟浅唱:“我是一朵独自漫游的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如此这般的美景体验,倘若利用3D幻影或者虚拟技术再现出一模一样的场景,我们虽然身临其境,却又感觉置身于外,没有交感和共鸣。事实在于,艺术的核心是对其中内在情感的诠释和理解,而不单单是对其进行复制,这种艺术复制的方式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减少人们体验自然之美的机会,最终导致人们在新媒体艺术中变得情感懒惰,思维固化。
2 审美取向平民化
約瑟夫·博伊斯的艺术宣言是“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模糊的当今时代具有深刻的含义,即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化传播方式使之成为了现实。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速度极快,为大众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条件,使其能够充分体验艺术的乐趣。在此条件下,大众不再依赖精英文化的艺术赋予,可真正实现自我选择、自我解放,体现于大众在网络中画作、剧本、小说、诗歌等的创作现状,人机交互为人们的审美体验、艺术评论、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提供了良好的境况[2]。现阶段,Flash已经成为典型的大众娱乐工具,而新技术的开发也为相声小品、游戏、纪录片、电影、广告、电视剧等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开辟了大众娱乐范畴的新道路,适应了大众审美需求。再如,新媒体艺术中国的摄影艺术,通过计算机以及摄影技巧的应用,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摄影对象进行诠释,使更多人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随着审美平民化及文化泛化的趋势,文化种类逐渐拓展,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涉及到意识领域、精神领域。当然,大众娱乐审美方式倾向于媚俗、趋时,却是一种最易为文化消费者所接受的艺术表达方式,适应了现今的消费文化时代,对传统审美理念造成冲击也是不可避免。
3 审美趣味多元化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媒介艺术样式,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简而言之,大众文化与后现代艺术具有相似性,即大众文化的艺术及美学支持来源于后现代艺术。但是,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后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正受到冲击。以影视为例,其应归属于时间艺术,故事的叙述皆在时间的展开中进行,固然描述了生动的形象,但难以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电视,作为一种娱乐媒体,极大程度地符合了大众审美需求,人们为了打发时间,也多选择观看如选秀节目、综艺节目、肥皂剧等,而历史剧、音乐剧等也是形式化了的抽象艺术。
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艺术家们正尝试从高雅的审美艺术殿堂走出,其艺术创作则倾向于贴近生活,即所谓的“文化商品”。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如《蒙娜丽莎》的“恶搞”,制作者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画作的重组,出现了许多版本以供大众娱乐,包括在国庆期间微博上爆红的军装照,人们通过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喜爱之情,都这些都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翻新的特点,也脱胎于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非理性构成艺术”“艺术可解构观念”“艺术作品可复制性”等。
4 刺激性审美体验的追求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断追求新的审美体验,而多媒体就适应了艺术发展与受众的需求,以数码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多种媒体的有效结合,其作品呈现方式也大至大型网络游戏,小至简单绘画。此外,超媒体结合了超文本技术与多媒体,不仅具有整合数据、整合媒体等功能,还可实现媒介的融合,如声文互变、图音互变、图文互变等,即同一件事的表达可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现今,依托超媒体的相关技术,艺术家们已经着手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新。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主体自我感知的过程,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解释自己、理解自己,以恢复到人的本真状态[3]。在新媒体艺术中,虚拟现实的艺术作品虽然具有不存在性,却能有效刺激人们的审美体验,充分调动人们的嗅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使人们感受到最本真的艺术作品,并在其中恢复自我。TED的一篇《未来的新闻将是这样报道的》的演讲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演讲者谈到,“运用虚拟技术,我可以将你置身于一个事件现场当去,佩戴上这样的护目镜,它可以跟踪你的视野,调动全身感知功能,让你感觉你就在现场。”她在新闻工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为了还原食物救济处人们等待时的焦急心情,以及低血糖患者当场晕倒的场景,她利用VR技术建立数字人物模型,集合现场图像和音频。之后,体验者带上护目镜,行走在他们视野中的现场,亲眼看到人们左顾右盼的焦急心情,亲耳听到人群中的抱怨声,马路上各种嘈杂的声音,甚至明明感受到那个低血糖的人就昏倒在自己的脚下,继而做出伸出手去扶患者的动作。当然,这一切都是虚拟的,当体验者摘下护目镜时,你会发现他们不可思议的表情,想去帮助却又不能帮助的难过心情。
在当前媒体技术背景下,人们在VR的世界里,不仅可以遨游太空,探索海洋,而且可以与艺术作品中的作家人物对话。这一切,都让人们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他们的想法和对事件的思考也能从以往依赖新闻报道的语言描述和图音结合的方式转向亲自体验、独立判断、认知真相的方式。这种体验无疑是审美趋势转向刺激性体验的苗头。中国艺术导演周东彦利用3D扫描结合浮空投影技术,将舞台的艺术渲染强化,虚实相间,光影互动,灵动虚幻,可以为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视觉盛宴。这同样证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的确带给大众不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刺激。然而,新的机遇会存在新的挑战,虚拟会让人迷惑。在虚拟艺术作品中,难以排除人们的迷失体验,从在知性的改变与救赎,并不仅是技术,或者说通信、娱乐、逃避、控制等,随着艺术的虚拟化发展,人们应把握传统艺术的审美精髓,将虚拟化的新媒体艺术当做提升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既然数字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艺术也应当肩负起“数字艺术”的责任,协调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可互动性关系,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要引领主流艺术审美观,建立高品质、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平台,最终共创“未来式艺术”。
综上所述,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体现之一,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强势入侵,改变了大众参与社会的实践方式,思考问题的逻辑导向,体验人生的消费模式,使得大众审美在以新媒体技术为介质的新媒体艺术中走向了个性化、感官化、独立化、多元化的新型道路。除此之外,大众审美需求的俯就、迎合,甚至还有异化需求对新媒体艺术的呼唤,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大众审美需求的更迭将相互促进,这实际上是一场交互影响的运动。
参考文献
[1]滕锐,李志宏.“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J].文艺争鸣,2015(10):157.
[2]刘世文.论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范式[J].厦大中文学报,2015(1):156.
[3]刘世文,黄宗贤.当代新媒体艺术与审美范式转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8.
摘 要 新媒体艺术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其营造的虚拟现实更像是一场大众审美的盛宴,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在审美韵味消解、审美取向平民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追求刺激性等方面得到显现,这实际上是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深度重构。
关键词 新媒体艺术;大众审美;虚拟现实;数字艺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8)11-0126-02
20世纪50年代,海德格尔就预言人类将进入图像时代。新媒体艺术作品的产出趋向于机械化的流水作业,同时,大众文化产品的消费体系及商品生产体系已经建立,人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艺术审美时代。这种表面平等、充分互动的文化生活,实际上存在着媒体逻辑,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是当下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将结合Flash大众娱乐工具、文化商品的制作,虚拟技术等,论述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影响及其表现。
1 审美韵味消解
在后现代主义社会,数字媒介正在逐渐入侵大众群体的生活,体现于大众文化生产的流水线作业,而艺术审美的韵味则正在被大众文化所消解。
在法兰克福学派中,瓦尔特·本雅明对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拥有独到见解,认为科学技术发展会催生新的美学观念,即动态美学会取代古典艺术,但仍对古典作品中“韵味”的消失表示遗憾。现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艺术品的生产具有机械复制性,也转变了大众与艺术的关系,即机械复制技术带来了艺术的解放。但不可避免的是,艺术韵味正逐渐走向消解[1]。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给人们一种适宜淡然、恣肆洒脱的澄明之境,这种自古被称道的人生境界、心灵顿悟是无法被复制翻版的。无独有偶,国外的诗人在面对自然之景时依然会流露如孩童般青涩淳朴的情感,华兹华斯在《水仙花》中低吟浅唱:“我是一朵独自漫游的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忽然我看见一群,金色的水仙花迎春开放。”如此这般的美景体验,倘若利用3D幻影或者虚拟技术再现出一模一样的场景,我们虽然身临其境,却又感觉置身于外,没有交感和共鸣。事实在于,艺术的核心是对其中内在情感的诠释和理解,而不单单是对其进行复制,这种艺术复制的方式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减少人们体验自然之美的机会,最终导致人们在新媒体艺术中变得情感懒惰,思维固化。
2 审美取向平民化
約瑟夫·博伊斯的艺术宣言是“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界限模糊的当今时代具有深刻的含义,即新媒体时代下大众化传播方式使之成为了现实。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速度极快,为大众提供了艺术创作的条件,使其能够充分体验艺术的乐趣。在此条件下,大众不再依赖精英文化的艺术赋予,可真正实现自我选择、自我解放,体现于大众在网络中画作、剧本、小说、诗歌等的创作现状,人机交互为人们的审美体验、艺术评论、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等提供了良好的境况[2]。现阶段,Flash已经成为典型的大众娱乐工具,而新技术的开发也为相声小品、游戏、纪录片、电影、广告、电视剧等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开辟了大众娱乐范畴的新道路,适应了大众审美需求。再如,新媒体艺术中国的摄影艺术,通过计算机以及摄影技巧的应用,能够从多个方面对摄影对象进行诠释,使更多人感受到新媒体艺术的魅力。随着审美平民化及文化泛化的趋势,文化种类逐渐拓展,行为艺术、新媒体艺术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逐渐涉及到意识领域、精神领域。当然,大众娱乐审美方式倾向于媚俗、趋时,却是一种最易为文化消费者所接受的艺术表达方式,适应了现今的消费文化时代,对传统审美理念造成冲击也是不可避免。
3 审美趣味多元化
新媒体艺术不仅仅是单纯的媒介艺术样式,也是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产物。简而言之,大众文化与后现代艺术具有相似性,即大众文化的艺术及美学支持来源于后现代艺术。但是,随着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后现代艺术的审美价值正受到冲击。以影视为例,其应归属于时间艺术,故事的叙述皆在时间的展开中进行,固然描述了生动的形象,但难以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尤其是电视,作为一种娱乐媒体,极大程度地符合了大众审美需求,人们为了打发时间,也多选择观看如选秀节目、综艺节目、肥皂剧等,而历史剧、音乐剧等也是形式化了的抽象艺术。
在新媒体艺术领域,艺术家们正尝试从高雅的审美艺术殿堂走出,其艺术创作则倾向于贴近生活,即所谓的“文化商品”。生活中有很多鲜活的例子,如《蒙娜丽莎》的“恶搞”,制作者运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画作的重组,出现了许多版本以供大众娱乐,包括在国庆期间微博上爆红的军装照,人们通过新媒体艺术的表现方式表达出自己对祖国的喜爱之情,都这些都体现了新媒体艺术翻新的特点,也脱胎于后现代主义思想中的“非理性构成艺术”“艺术可解构观念”“艺术作品可复制性”等。
4 刺激性审美体验的追求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断追求新的审美体验,而多媒体就适应了艺术发展与受众的需求,以数码技术为基础,实现了多种媒体的有效结合,其作品呈现方式也大至大型网络游戏,小至简单绘画。此外,超媒体结合了超文本技术与多媒体,不仅具有整合数据、整合媒体等功能,还可实现媒介的融合,如声文互变、图音互变、图文互变等,即同一件事的表达可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现今,依托超媒体的相关技术,艺术家们已经着手于新媒体艺术作品的创新。艺术的创作过程也是主体自我感知的过程,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解释自己、理解自己,以恢复到人的本真状态[3]。在新媒体艺术中,虚拟现实的艺术作品虽然具有不存在性,却能有效刺激人们的审美体验,充分调动人们的嗅觉、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使人们感受到最本真的艺术作品,并在其中恢复自我。TED的一篇《未来的新闻将是这样报道的》的演讲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演讲者谈到,“运用虚拟技术,我可以将你置身于一个事件现场当去,佩戴上这样的护目镜,它可以跟踪你的视野,调动全身感知功能,让你感觉你就在现场。”她在新闻工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上做出了进一步的尝试。为了还原食物救济处人们等待时的焦急心情,以及低血糖患者当场晕倒的场景,她利用VR技术建立数字人物模型,集合现场图像和音频。之后,体验者带上护目镜,行走在他们视野中的现场,亲眼看到人们左顾右盼的焦急心情,亲耳听到人群中的抱怨声,马路上各种嘈杂的声音,甚至明明感受到那个低血糖的人就昏倒在自己的脚下,继而做出伸出手去扶患者的动作。当然,这一切都是虚拟的,当体验者摘下护目镜时,你会发现他们不可思议的表情,想去帮助却又不能帮助的难过心情。
在当前媒体技术背景下,人们在VR的世界里,不仅可以遨游太空,探索海洋,而且可以与艺术作品中的作家人物对话。这一切,都让人们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他们的想法和对事件的思考也能从以往依赖新闻报道的语言描述和图音结合的方式转向亲自体验、独立判断、认知真相的方式。这种体验无疑是审美趋势转向刺激性体验的苗头。中国艺术导演周东彦利用3D扫描结合浮空投影技术,将舞台的艺术渲染强化,虚实相间,光影互动,灵动虚幻,可以为观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视觉盛宴。这同样证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的确带给大众不同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刺激。然而,新的机遇会存在新的挑战,虚拟会让人迷惑。在虚拟艺术作品中,难以排除人们的迷失体验,从在知性的改变与救赎,并不仅是技术,或者说通信、娱乐、逃避、控制等,随着艺术的虚拟化发展,人们应把握传统艺术的审美精髓,将虚拟化的新媒体艺术当做提升审美情趣的一种方式。既然数字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应运而生的新媒体艺术也应当肩负起“数字艺术”的责任,协调与大众审美需求的可互动性关系,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要引领主流艺术审美观,建立高品质、有深度、有价值的内容分享平台,最终共创“未来式艺术”。
综上所述,作为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体现之一,新媒体艺术对大众审美的强势入侵,改变了大众参与社会的实践方式,思考问题的逻辑导向,体验人生的消费模式,使得大众审美在以新媒体技术为介质的新媒体艺术中走向了个性化、感官化、独立化、多元化的新型道路。除此之外,大众审美需求的俯就、迎合,甚至还有异化需求对新媒体艺术的呼唤,使得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与大众审美需求的更迭将相互促进,这实际上是一场交互影响的运动。
参考文献
[1]滕锐,李志宏.“亚审美性”——新媒体艺术审美认知特征研究[J].文艺争鸣,2015(10):157.
[2]刘世文.论当代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范式[J].厦大中文学报,2015(1):156.
[3]刘世文,黄宗贤.当代新媒体艺术与审美范式转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