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芳:华为“国务卿”传奇

    张凌云

    

    

    在华为的所有部门中,市场、研发和人力资源三个部门贡献是最大的。而这其中,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两大体系,都出自孙亚芳的麾下。

    孙亚芳虽然不是华为的元老级人物,但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她总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在各大财富榜单上,孙亚芳一直是经久不衰的常客,而且多次位居中国女性商界精英第一人。她的低调神秘,与华为掌舵者任正非如出一辙,而她也因此更吸引公众关注。

    作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亚芳是任正非最为信任的伙伴,对任正非新思维的影响和传播,在华为无出其右者。“左非右芳”的格局,也被视为华为强大的生产力。

    合纵电信建奇功

    一种说法提到,孙亚芳是任正非的老乡,都是贵州人。记者从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校友总会网站上看到,孙亚芳1982年从该校毕业,先是在河南新乡燎原无线电厂任技术员;1983年,在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当教师。1985年,在北京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任工程师。

    但还有孙亚芳曾在国家安全部门从事通信工作的说法。

    1989年,孙亚芳正式进入华为。

    1988年创立于深圳的民营企业华为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的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远没有今日全球知名企业的风光。

    据报道,孙亚芳还在国家机关任职时,华为曾在资金上面临无法逾越的困难。因为对华为的模式有信心,孙亚芳利用自己的关系贷款,帮助任正非渡过难关。因此在华为最危急的时候“挽救过华为”,所以外界认为她对任正非有知遇之恩。

    在华为,孙亚芳先是做培训部、采购部主任,后到武汉做办事处主任。在担任华为市场部总裁,人力资源委员会主任时,孙亚芳出台的相关措施对华为的制度架构影响深远。

    1999年,孙亚芳被提升为华为董事长兼常务副总裁,并任职至今。

    还在孙亚芳任职培训部经理时,华为要开发一套数字程控系统,但却无法从银行贷到款。出身通信业的孙亚芳对市场发展趋势非常敏锐,她提出,“只有运营商赢得利润,赢得生存能力,设备供应商才能生存。”那时国外竞争对手们纷纷通过技术转让,与邮电系统或各地政府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任正非决定,做得更彻底一些。

    1993年,在广东省邮电部门的支持下,华为与全国21家省会城市邮电系统,联合发起成立合资的莫贝克公司,注册资金8881万元。莫贝克公司的成立,实现了一举多赢的局面。对华为来说,不但解决了早期研发的大量资金需求,而且绑定了市场主要客户源。在邮电系统一方,华为承诺给邮电股东们的年分红高达30%。华为的交换机通过莫贝克的渠道迅速低价袭卷全国市场,邮电系统业务随之扩张,消费者则享受了低价的实惠。

    外界普遍认为,在电信部门工作多年的孙亚芳,是华为与电信合作这一重大战略的主要决策者和执行人。

    有消息指出,在莫贝克成立的当天,有一个小插曲,让孙亚芳和任正非的关系更进一步。

    原来,合资成立的莫贝克公司需要选举董事长,但出乎意料的是,各地邮电系统负责人投票后,却不是主要倡导者并负责运营的任正非当选,而是西南地区一家电信公司负责人。这让华为人很担心接下来运营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各地电信公司的领导们也觉得尴尬。当天晚餐,几个股东代表与华为负责会务的员工谈到华为可以召开一个由部分股东公司负责人参加的紧急会议,协商董事长改选事宜,以挽救局面。员工立即把信息汇报给了负责会务接待的孙亚芳,孙亚芳赶紧传递给任正非。

    当晚,就在这个餐厅里,部分股东召开了临时会议,最后一致通过董事长第二轮选举的决议。第二天,任正非被正式改选为莫贝克公司董事长。

    有人认为,华为起步的基础是从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开始,而C&C08的研发和成长则是从莫贝克公司开始。孙亚芳虽然不是华为的元老,但却在华为生死攸关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狼性”销售

    据说这是从华为内部传出的消息。

    1992年前后,华为因货款回收慢,现金流严重不足。员工已连续几个月拿不到工资,士气萎靡,公司各项工作滞后,员工也开始流失。这时,华为突然收到了一笔货款,但几个月饱受无米之炊困扰的公司需要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于是公司高层们在一起研究这笔钱如何用,能发挥最大效率。大家意见很多,都有道理,任正非一下子也无法定夺。最终,孙亚芳的决定胜出——先给员工发工资。

    员工拿到拖欠的工资后,公司立即充满活力,新产品上市,曝露的问题逐一解决,华为终于走出了困境。

    孙亚芳的决断力因此广为流传,深得人心。

    1996年2月,担任市场部副总裁的孙亚芳在华为制造了一场地震。她带领26个办事处主任同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报告和述职报告,由公司视组织改革后的人力需要,决定接受哪一封。原来,细心的孙亚芳观察到华为各地销售主管人员已开始躺在功劳薄上吃老本了,领着高薪的“销售元老”不思进取,终日浑浑噩噩。她觉得让这些人继续在高位上无所作为,公司前景堪忧。于是,在华为内部引导了一场员工怎样跟随公司发展、干部能上能下的大讨论。

    任正非支持孙亚芳的想法,在会上表示:“我只会在一份报告上签字。”

    最终,有六名地方办事处主任被撤下来,营销队伍中高达30%的人失去了岗位。这是华为第一次大规模的人事改革,实现了孙亚芳让销售队伍从“公关型”向“管理型”过渡的想法,也建立了华为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制度。

    不久之后,孙亚芳升任副总裁兼任市场部总裁。

    孙亚芳要求,华为销售人员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和变化,要为客户化解困难。客户需求变化,华为的销售方式也要随着变化。在此基础上,销售人员不能丢单,要视丢单如同丢命一样,不给客户留有太多推拖的余地。

    华为的销售人员能做到客户一天不见面,就要等他一天;客户一个星期不见,就要等他一个星期;客户上班找不到,就要在节假日去找到他。只要知道客户会在哪个地方出现,就会想办法与客户“邂逅”。

    一位华为的销售员工第一次去拜访某市的电信局长,想要递上一份通信设备产品资料和报价清单。上班时间八点没到,销售人员就到电信局长的办公室门外静候。但前来上班的电信局长显得特别着急要去开会。销售人员于是在会议室门口等。开会过程中,电信局长出来两次,都看见了等待的华为销售人员,但没有给这位员工一分钟的时间。十二点钟,电信局长开完会,接着跟人约要去吃饭,销售人员温和地笑着,表示自己可以再等。一个多小时后,一出电梯的电信局长又看到了华为的人,于是心软了下来,态度亲切地让这位员工到办公室去聊聊产品。

    这种坚持,只是华为“狼性”销售的一部分,外人只能管中窥豹。随着华为各种终端设备不断面市,华为的销售也在服务大客户、销售通信设备的基础上,转变为拓展更多的社会渠道。孙亚芳要求员工强化“狼性”模式开疆拓土,占领市场。

    在华为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上,孙亚芳也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9年,华为高层有人提议再来一场干部竞聘运动,增强大家忧患意识。1996年的那场人事变动,对华为人才培养的作用影响犹在,大家希望能再次出现惊喜。干部考评负责人将方案向孙亚芳汇报后,孙亚芳斩钉截铁地说:“不同意!”她说,竞聘是一个时期的特殊做法,是没有系统制度下不得已的行为,也意味着公司没有建立起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而华为通过这几年的建设,人力资源评价系统已经比较完备,应该通过体系的运作来考察干部,压力不足,是因为我们没有执行评价体系,而不是因为没有发起竞聘。

    在孙亚芳看来,像华为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如果没有了人才,它就和一个仓库没什么区别。

    华为的新员工根据岗位性质的不同,在正式入职前都需到华为大学接受一至六个月不等的培训。位于深圳的华为大学,是一个系列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7.5万平方米,有完整的培训制度和导师制度。孙亚芳曾任华为大学校长,一手成就了华为人才养成体系。

    “左非右芳”

    1997年,孙亚芳亲任总指挥,为华为引进IBM IPD(集成产品开发)和ICS(集成供应链管理)启动业务流程大变革,让华为的“成长基因”从最前端的市场销售,向后端产品开发和供应链成功延伸。

    在华为,本来是没有董事长这个职务的。1998年左右,华为的市场营销、早年的股权、贷款等问题集中爆发,导致外界对华为的许多做法多有微词,华为一时间压力山大。

    在这一敏感纷乱的时期,任正非提议孙亚芳做董事长,负责公司一切对外事务协调。而任正非本人则做副董事长兼总裁,主抓研发。任正非称此举是“有自知之明”,所以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平淡”。

    这种任命,曾让外界有许多误解,一度以为任正非不再是华为“老大”。其实,孙亚芳还是位居其后。

    孙亚芳口才和风度俱佳,适合公司对外联络。而且,她在人力资源和市场销售体系的建立方面居功至伟。任正非曾说:孙亚芳的最大功绩,是建立了华为的市场营销体系。

    任正非对新事物的观察和学习能力极强,但传说因脾气暴躁,时常觉得属下难以领会他的意图。只有孙亚芳总是能领悟任正非的思想,并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将其春风化雨般地传递到公司各个角落。

    其实,任正非许多流传到社会上的经典语句,也都有孙亚芳的影子。早在1998年,孙亚芳给任正非的一个报告中就指出三点:一、知识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创造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由知识、管理创造,因此要体制创新;二、让有个人成就欲望者成为英雄,让有社会责任的人成为管理者;三、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接班人承认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并具有自我批判能力。这些观点得到任正非的认同,后来被引用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里。

    2010年10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发《传华为“地震”任正非10亿送走孙亚芳》的报道,文中称,华为总裁任正非以30元/股的价格收回孙亚芳持有的股份,为儿子任平顺利接班铺平道路。孙亚芳正在走离职程序,约可到手10亿元。

    华为方面随后驳斥称,“纯属凭空捏造的谣言,与事实完全不符”。最后《每日经济新闻》向华为公司及相关人士深表歉意。

    孙亚芳与任正非的默契被外界羡慕,人们套用歌名称之为“左非右芳”。

    曾有自称在华为工作过的人士称,如果你认为孙亚芳只有女性细腻的一面,就大错特错了。“在华为,只有孙亚芳对直接下属的训斥和任正非有得一比,甚至对于很多人,孙亚芳比任正非更加严厉。”

    华为的市场员工都知道,你如果没打领带,在展览会上被孙总看见,你的下场可就惨了,她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根本就让你找不到机会开口。

    在一次全公司确认“职位等级”的会议上,市场部主要负责人有事缺席,由下属代替参加。会上,那位下属把市场部的“职位等级”表拿给孙亚芳看。孙亚芳看了一眼后问,某某部长看过了吗?下属脸上飘过一丝犹豫,接着说,应该看过吧。孙亚芳严厉地说:不能是应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全联接世界

    “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是华为官网的个性标签。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已在全球建立了100多家分支机构,营销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孙亚芳被人们称呼为“华为女皇”、“至尊红颜”、华为的“国务卿”、“任正非接班人”等,在华为的崇高地位可见一斑。这是因为她不仅能管理规模庞大的企业,还能在男性主导的行业里脱颖而出。在专业人士看来,许多跨国公司负责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销售额很大的办事处,这类负责人只是职权较大的执行者。而真正的企业家是决策者,两者不可同日而语。孙亚芳正是真正的企业家。

    在2000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任正非给公司全体高级副总裁出了一张试卷,考题为“无为而治”,谈治理公司的认识,两小时内现场交卷。一些干部不知所措,孙亚芳却写出了“不要挽狂澜于即倒的英雄”的主题文章,深合任正非的心意。这篇文章随后被刊登在《华为人》报上。此外,被外界疯传的孙亚芳走访以色列企业后执笔的长文《以色列崛起之谜》,据说任正非要求所有华为人都要阅读,作为《华为基本法》的辅导报告之一。

    孙亚芳在文中有一段描写:她参观以色列最有名的魏茨曼研究所后,随之想到,在自然资源匮乏的以色列,遗传工程闻名于全世界。而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中国,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人少得可怜,从而倍显珍贵。”“这个课题似乎太大,需要国家来解决。但有一点我们要承认……我们缺少的是精神,全民族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奋斗精神。”

    这看起来有些“大的想法”,无意中透露了孙亚芳对生活、事业的执着。在参加一些国际通信技术大会时,孙亚芳的英语演讲曾震惊四座,大家惊讶于她这个年纪还在坚持学习。

    孙亚芳的《小胜靠智,大胜在德》一文,也曾被任正非在重要讲话中多次引用,还被篆刻为石碑树于华为总部。

    在华为官网上,可以看到孙亚芳从2012年至2015年的董事长致辞。她的讲话中,没有一次晒过华为在其领导下蒸蒸日上、显赫无比的经营业绩;更无常规的三段式:表扬、改正、未来。阅读起来,更像是一份学习交流资料,作为业内专家,传达本系统世界范围内的最新动态、趋势,并着力指出华为人需要去做什么。

    在2014年的致辞中,孙亚芳具化了梦想。她说,从创业初期的电话交换机到宽带网络、从固定到移动、从语音到视频,从终端到云端,华为的梦想是,让宽带联接一切,无处不在,让敏捷创新打破边界,无所不及,让极致体验普济大众,无人不享;借助这些先进的ICT技术与理念,不断推动社会进步,与业界携手构建起联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全联接世界。这是华为的梦想,自然也是她的梦想。

    2016年9月13日,《财富》杂志网站公布的2016年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孙亚芳排行38位。这是她自2010年首登《福布斯》杂志“最有权势女性”年度榜单以来,连续斩获商界女性权势、影响力榜单。

    关于她的推荐评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状元”孙亚芳不仅是中国商界女性中最出色的一位,她也是榜单中惟一一位掌管世界500强企业的实权派。

相关文章!
  • 融资融券对日历效应的影响:来

    王璐摘 要:过去的研究表明,中国股市的运行效率受到政府监管与干预并存在非对称交易的现象。2010年3月31日,中国股票市场实行了融资融券

  •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行双语教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是指教师使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教授知识,完成整个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将学生的英语,通过教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