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节目主持中的运用

王菲
【摘 要】非语言符号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不可或缺的手段。主持人只有充分地认识非语言符号、娴熟地运用非语言符号,才能充分展示主持能力并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主持水平。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电视节目;主持活动;运用
伴随着电视文化的多元化,受众审美需求的多样化,传统的播稿读文方式已显得十分单调,无法适应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向。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对非语言符号的理解与运用至关重要。非语言符号因其丰富性、生动性、真实性、多渠道性等特征,决定其具有补充、延伸、升华语言符号,增强语言符号真实性、生动性等功能。它不仅能强调语气,体现个性,缩短距离,表达真诚,而且还能烘托气氛,渲染环境,便于救场,摆脱尴尬。过去人们往往重视单一的语言符号而忽略丰富的非语言符号,对非语言符号的运用方面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此,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一、非语言符号的内涵及分类
非语言符号是指除了语言文字之外,各种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负载信息的一些标志或记号,如体语(人体表情、姿态和动作等)、服饰、图形、陈设布置、人体距离、时间调节等。其中尤以体语使用得最为广泛和频繁,它能传达的含意也最为丰富、形象。本文主要以体语为例。
非语言符号的分类学者们的观点不一。笔者比较赞成胡正荣先生的观点,将非语言符号分两大类: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和听觉性非语言符号。视觉性非语言符号又包括动态和静态两部分:动态视觉性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体语、运动画面、人际距离远近等;静态的视觉非语言符号主要包括服装饰物、环境摆设、图形标志、雕塑绘画等。听觉性非语言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其他声音符号。类语言指人类发出的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如哭、笑、哼、叹息、呻吟等。其他声音符号是指鼓声、口哨、汽笛、乐声等。
二、非语言符号在电视节目主持活动中的运用
非语言符号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不可或缺的手段。主持人也只有充分地认识非语言符号、娴熟地运用非语言符号,才能充分展示主持能力并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主持水平。非语言符号的运用,对主持人来说非常重要,不能不引起主持人的重视。
(一)充分运用非语言符号
作为节目核心人物的主持人该如何充分运用非语言符号呢?
1、端庄大方且个性突出
比如在服饰的选择上,要求落落大方,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能让受众普遍接受。如果过于花哨,艳丽,另类出格,会让观众产生轻浮玄虚、华而不实的感觉,拉大与观众的距离,让人觉得不可信赖,因而影响节目的传播效果。湖南文体频道曾播出的《星气象》就因为主持人的穿着相当另类、暴露,很快就被停播了。在主持人同质化严重的今天,要在竞争中获胜,就要形成与别的主持人的差别,让受众有与众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从而产生偏爱和长时间的兴趣。这种差异性就是主持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鲜活的个性。语言符号能体现一个人的个性,非语言符号同样也能将主持人的个性表现出来。比如阿丘八字眉、小圆眼、诙谐、调侃,但又一本正经;北京电视台元元伶牙俐齿,“尖酸刻薄”为百姓说话;李湘青春靓丽,活泼率真;朱军老成持重,不苟言笑,喜欢用道具煽情。这些个性化的非语言因素成就了主持人,也成就了他们的节目。个性应该避免千篇一律,主持人在展示个性化的非语言符号时,要注意并不是每一种个性都让人喜欢。比如,在国外节目主持中常见的耸肩、摊手等体态,如果用到中国的节目主持人身上,就会让观众觉得既造作又可笑。可现在很多主持人喜欢这样模仿。
2、避免低俗追求知性美
知识、能力、修养、审美的差异决定了人与人之间外在的气质和涵养的差异。不同知识结构的主持人在镜头前对待事物思维的深浅与角度不同,外化为具体的动作、态度,其效果肯定不一样。这种区别有时是细小的,有时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当一个主持人具有明显的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感受,这种独特感受又支配他的动作和表情,其独立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就在他们的节目背后闪亮发光,个性也就表现相当鲜明。而知识和能力贫乏的主持人将难以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言谈举止,甚至走向低俗、庸俗。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一直受到观众的欢迎,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节目的主持人群体。他们的知识水平、文化素养所体现出来的气质和内涵赢得了观众的肯定。这种知性美吸引观众还具有持久性。《快乐大本营》主持人何炅,他营造的娱乐众人的氛围,他的活泼可爱,其实需要相当的功底。如果主持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不能准确到位地理解作品,给人感觉播报内容浅显,节目播出后,观众感觉节目的内容和主持人的言行是两张皮,主持人就像“木偶”一样,只是传声的机器而已。
3、重视对象的非语言反馈
主持人自身充分运用非语言符号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信息接收者的非语言符号,细心观察并充分利用受者的非语言符号。受者无意中流露出的非语言提示比有意给的言语信息真实、有趣得多。节目主持活动中,主持人不仅是信息发出者,也是一位观察者。对方的眼神、面部表情等非语言因素与有声语言一起传达着其思想、个性、文化修养、艺术品位,主持人观察得是否仔细,体现了主持人主持能力的高低。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尽可能通过观察对象的身体语言,准确捕捉到对方最真实的情感和深层心理,并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自然、和谐地与对方交流。
(二)避免使用中存在的隐患
目前大部分主持人已经意识到非语言符号在主持中的作用并大量使用。但非语言符号是把双刃剑,在大量使用非语言符号的背后是质量的欠缺,是过分张扬招致的反感,其隐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干扰语言的表达
非语言符号的主要功能是辅助、补充语言表达,要与语言符号协调使用。但目前一些主持人因不了解非语言符号的意义,为了提高节目质量“胡乱”添加一些非语言符号,其结果干扰了信息的传播。如某男主持人把头发烫卷并染成蓝色,戴副黑色框眼镜,手不停地比划,观众很不喜欢。再比如使用频率的问题。非语言符号在主持中既不能过多用也不能少用或不用,要掌握分寸,还应考虑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如新闻类节目主持人就不宜过多的使用身体语言,娱乐节目可适当增加。主持人应很好的把握非语言符号的质与量,“多”会显得做作,干扰观众对节目的理解甚至干扰观众的视线,留下表演痕迹;“少”会显得单调呆板,气氛郁闷,影响语言的生动性。如果非语言符号在节目中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干脆不用,否则适得其反,画蛇添足。
2、符号单一、职业化
非语言符号形式多种多样,但有不少主持人总习惯于使用其中的一种。如有的主持人常以笑脸面对观众,无论在什么场合都以“一笑应万变”。在庆祝和欢乐的节目中运用当然很好,但在严肃、感动的场面运用就不适合了。某著名主持人在这方面做得不是很好。她的笑容的确很甜美,但任何场合(比如需要严肃或需铿锵有力时)都以同样的微笑来对待,给人感觉缺乏真诚,有些职业化,没有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观众。还有一些主持人节目自始至终两手抱在胸前,这种无意做出的姿势,容易给人以拒绝他人、自我防卫的信号。要克服此类毛病,必须对作品深入细致地理解。作品意义不同,主持人的表情、语调等应该不一样。
3、一味追求个性化
电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主持人语调出格或者夸张搞怪,有的甚至飞扬跋扈。主持人应该懂得电视媒体的主要作用,一是充当党、政府、人民群众的喉舌,二是服务大众,传播先进文化。如果明显地或过分地利用电视舞台张扬个人的东西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足球迷都知道,2006年德国世界杯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阵澳大利亚的解说中,解说员在比赛的最后时刻用几乎撕裂的、疯狂的嗓音歇斯底里地高喊,异样激情的解说在全国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在国外也引起很大的反响,西方媒体当天就进行了大量报道。这段解说表面上看似乎很有个性,但这种个性是狭隘的。主持人在媒体中说话,他代表的不再是自己,更多代表的是媒体,代表广大的公众。主持人的言与行都受新闻的党性、真实性、公平性等原则的束缚,不能完全释放个人的情绪。
4、相互模仿,缺少原创
当前一些主持人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提升节目的质量就模仿他人的语调语气、动作表情、穿着打扮,于是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言行举止雷同的现象十分严重。其实盲目的模仿,因为缺乏内心的真实感容易不伦不类。比如国内很多主持人模仿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大维,除了模仿其造型风格,还模仿他夸张的腔调、瞪大双眼的动作以及各种手势,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参考文献:
[1]常晟.主持人的非语言符号传播[N].中华新闻报,2013-7-6.
[2]薛海兵.试论教学体态语的基本特征、功能及运作要求[N].常熟高专学报,2012-1-18.
(作者单位:池州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相关文章!
  • 庆“六一”趣味运动会项目展演暨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由广西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魔法象童書馆共同主办的庆“六一”趣味运动会项目展演

  • 公安微博与警务创新关系研究

    黎津平<br />
    摘 要 从多方面探讨了公安微博与警务创新的关系问题。从公安微博在警务创新中显现出来的特点角度来看,公安微博具有公开

  • 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公布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97种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