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运输生产2014年回顾及2015年展望

    陈弋

    2014年,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依旧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经济晴雨表”的港口运输生产,随着宏观经济的发展而相应波动,但总体增长仍比较平稳,各项主要运输生产指标符合预期。

    1 内需提振有限,港口货物吞吐量 温和增长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1―11月,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02.3亿t,同比增长4.8%,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了4.6个百分点,与宏观经济GDP 7.5%的增速相差甚远。这说明随着宏观经济的放缓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阵痛”,港口运输生产将告别“高增长期”,开始进入“温和增长期”。2014年上半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为5.2%,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了4.9个百分点。进入下半年,降幅开始扩大,7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一度下降到1.8%,处于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低增速;9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尽管小幅回升,但仍维持在3.2%的低水平;随着国家“稳增长”的再加码,一批重大基础建设项目落地,需求开始增多,港口货物吞吐量快速反弹,10月份增速回升到5.2%;11月份继续保持强劲回升态势,增速达到5.9%,初步摆脱了前期过度下滑态势。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呈现“V”形走势。

    201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的主要动力仍来自于外贸货物吞吐量。1―11月,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达到6.1%,高出整体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1.3个百分点,但第四季度增速已明显放缓,对港口货物吞吐量的拉动效应开始减弱。7月份内贸货物吞吐量已降至1.0%的低位,但随后逐月反弹,11月份强劲回升到9.1%,成为下半年整体港口货物吞吐量反弹的主要动力,但全年内贸货物吞吐量增速仍低于外贸货物吞吐量,其增速为4.2%。

    受制于内贸下滑,2014年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已经开始进入“低速期”。1―11月,内河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1.6亿t,同比增长2.9%;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70.6亿t,同比增长5.7%。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较上年的7.5%大幅下降了3.6个百分点,其中,火力发电更是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0.3%。工业生产活动的减少致使用电量下降,以前依赖高耗能、低成本环保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受到制约。国家将主要通过鼓励科技创新、新能源、高端制造业、信息化等手段来提升经济质量,提高第三产业对GDP的拉动,传统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港口货物吞吐的主要对象(初级产品及工业原料)必然受到牵连。由于大宗商品需求的降温以及庞大的港口货物吞吐量,2015年增速将进一步放缓。

    2 增速高位回落,外贸货物吞吐量的调整尚未结束

    虽然2014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原油、铁矿石、煤炭价格已下降了30%~40%,有些甚至跌至50%,但由于国内调整经济结构及需求有限,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从上年的两位数高位回落,尤其是第四季度下降速度加快。1―11月,外贸货物吞吐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其增速放慢4.1个百分点,创下近十年来最低增长速度。

    与2013年外贸各货种进口量全面增长的局面不同,2014年,煤炭在需求及内贸价格双面夹攻下,出现自2009年以来首次负增长,严重拖累整体港口的外贸水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64亿t,同比减少万t,下降9.4%,跌幅近10.0%;尤其是自8月份以来持续的负增长,是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放缓的主要负面因素。外贸货物吞吐量贡献率最大的货种依然是铁矿石,1―11月,累计进口量为8.5亿t,同比增长13.4%,较上年同期增加了近1亿t,占整个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量的52%;但11月份进口量下降了13%,后续高增长态势恐难持续。外贸货物吞吐量贡献率增长最快的货种是钢材,1―11月,累计进口万t,同比增加万t,增速为47%;11月份钢材出口量已接近万t,再创历史新高。

    11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已降至1.3%,虽然其降幅与上年基数较高有关,但煤炭和铁矿石前两大进口货种吞吐量的回落,必将影响2015年外贸货物吞吐量。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开工率降低,投资意愿下降,对大宗货物需求造成影响,2015年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下滑将不可避免。

    3 需求稳定,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

    2014年,集装箱是港口运输生产中增长较快而又较为稳健的货种。交通运输部统计显示,1―11月,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同比增长6.1%,较上年同期仅下降1.3个百分点,降速与上年基本持平。2014年除7月份外,各月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幅度波动不大,基本维持在5.0%~7.5%,尤其是在5月份首次跨入万TEU后,一直平稳运行,8月份和11月份为最高,达万TEU。集装箱吞吐量完成情况好于预期,其主要归功于全球经济贸易量的增长,尤其是我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的回升。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1―11月,我国出口总值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4.4%;在双边贸易中,我国对欧盟、美国和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贸易量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分别为8.9%,5.2%,7.1%。中欧贸易量的较大反弹及美国强劲的经济复苏,均为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平稳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前10个月,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增幅为6.1%,与总体增长水平一致,其中:中欧航线增幅为9.3%;中美航线增幅为3.4%,较上年有所回落。

    鉴于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及疲软的进口需求,近期世界贸易组织下调了全球贸易增长预测,将2015年的贸易增长幅度从之前预测的5.3%下调至4.0%。全球经济的不明朗将影响到我国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水平,但由于国家延续实行外贸“稳增长”政策,人民币汇率已形成双向运作机制,避免了单边运作带来的成本上扬,对外贸出口企业形成一定利好。2015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以稳为主”,下降幅度预计不大。

相关文章!
  • 双目标控制选择Rayleigh阻尼系

    王淮峰 楼梦麟 张如林摘要: 合理选择确定Rayleigh阻尼矩阵比例阻尼系数的振型频率对于准确计算场地地震响应有重要影响。提出以土层表

  • 准双曲线角齿轮加工参数的三维

    王慧文 王恩泽 孙晓娟摘 要:本文提出利用三维坐标测量仪测量准双曲线角齿轮切削加工参数的方法。首先建立准双曲线角齿轮齿面的数学表

  • 试分析可视化教学的合理性及局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可视化教学的理念和思想越来越成熟,可视化教学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为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