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与对策
郑晓明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学正常运行,维持教学秩序,其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责任大,晋升难,待遇低,缺少培训,职业倦怠凸显。地方高校应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状况,探索对策,改善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183-03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教学运行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行。近年來,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晋升通道、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这对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教务处和教学单位(院、系、部、教学中心)岗位工作,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维持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运行。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统筹全校教学工作,制定学校培养方案总则、课程设置指导性意见、学籍管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教学管理文件和管理办法;组织大型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期末考试等);负责各类教学评估、教学项目的申请、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检查、教材管理等工作;统筹全校课程的开设;负责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发放各类证书等工作。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是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确定每学期的开课计划和实践教学环节、下达教师教学任务、计算教学工作量、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考试、上传下达教务处的各种通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学校和教学单位的各种教学工作,解决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可见,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巨大,他们在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要求及现状
教学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是指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思想道德、业务、身心素质和水平。[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政治理论水平,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指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管理专业知识等;能力素养指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身心素质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总称。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身心健康,性格温和,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很多都落到了教学管理工作之中,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为之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这就造成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压力增大。但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的决策者都普遍认为,教学管理人员只是“办事员”,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这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不受重视、待遇差、晋升困难,教学管理人员感觉前途渺茫,这些都加剧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2]为了研究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状况,我们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学管理工作年限、工作状态等方面,对北京某地方院校的39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工作重,压力大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以学院教学秘书为例,教学秘书负责处理学院教学运行中的各类问题,保证学院教学秩序正常;负责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负责收集、整理各类教学信息,保管各类教学文档(教学手册、课程档案、试卷等);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参与推优、招生与录取工作;统筹各类课程的开设,编排开课计划和课表,组织学生选课;进行学生学籍管理、教材发放、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的安排;负责落实和协调各类专业检查、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和教学评估;负责各类教学项目的申报、检查和结题等。此外,还有各种突发或临时性的工作,比如教师临时调课,学生缓考等。参与调查的39位教学管理人员都反映教学管理工作琐碎、任务繁重,上班忙碌辛苦,平时经常加班,节假日也通常因为教师调课、学生补考、补办学生证件等事不能休息。
(二)人员少,流动大
地方院校普遍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问题的核心可能源于对“管理不是科学”的模糊认识,加之没有充分了解教学管理的本质及特点,认为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谁都可以干。因此,地方院校在进人、晋升及培训等方面,向教学和科研人员倾斜,教学管理人员编制数少,人员短缺。教学管理人员晋升困难,不能参加教师的职称晋升,只能通过行政提拔才能晋升,前途渺茫,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目前,多数地方院校实行岗位聘任制,三年聘任一次,每次聘任中,达到聘任条件的多数人都不会优先选择教学管理岗位,而是选择人事处、科技处等行政岗位;基层(学院、系)教学管理岗位因为要面对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其工作繁重、琐碎,时间性强,责任大,稍微懈怠就可能造成教学事故,影响面大,选择竞聘的人更少。形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普遍感觉身心疲惫,压力大,待遇差,晋升渺茫,如果有其他的机会,一般都会选择离开教学管理岗位。所以,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的情况是教学管理岗位人员少,流动大,很多基层教学管理岗位处于缺编状态。在我们所调查的39位教学管理人员中,在教学管理岗位工作15年以上的,都是本科学历且年龄在43岁以上的女性。
(三)晋升通道狭小
目前,在地方院校实际工作中,主讲教师、科研人员、实验室人员等被认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每年至少一次的职称评聘,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几乎都能晋升。此外,专业技术人员还能参加地方院校干部的提拔和行政职务的竞聘,有多条晋升路线。而教学管理人员因为从事的是教学管理工作,这被认为是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归属行政管理系列,晋升主要依靠职务晋升,干部提拔。教学管理人员由于整天事务缠身,在行政上被提拔的机会远远少于机关的其他行政人员,职务晋升非常难,即使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研究,承担研究项目,撰写研究论文,也不能参加职称评聘的晋升,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多年得不到晋升,晋升通道狭小。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几乎都是初级和中级职称。
(四)不受重视,待遇差
地方院校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工资待遇很难与同等年限的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工作累、待遇差决定了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的地位、认同度低。此外,学校的出国深造、国内访学、职称晋升指标等各种政策和激励措施都倾向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奖励也以教学科研为主,教学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出国、访学等的机会,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基本上停留于表面。过重的工作压力,较低的待遇,使得教学管理人员产生公平感缺失的失落心理,导致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职业倦怠逐渐凸现。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都一致认为教学管理岗位在高校不受重视,没有前途,工作辛苦,待遇差。
(五)缺乏培训
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提升职业素质。计算机、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还必须掌握信息管理和处理技术。但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因缺编导致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教学管理人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的岗位培训也很少。在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中,没有一位教学管理人员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偶尔有培训机会,也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抽身前去。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普遍感觉工作累、压力大、疲于应付各种事务,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公平感缺失,没有成就感,并由此产生心理失衡和职业倦怠,这不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学术的本质和特点出发,探索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解决途径和对策,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措施及对策
(一)改变观念,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特点
在视教学管理人员为“办事员”的观念下,多数地方院校至今没有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服务育人等特点[3],更强调教学管理人员的行政性,将教学管理简单地纳入行政管理范畴,这不利于地方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地方院校决策者应当改变观念,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教学管理人员是地方院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高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协调者;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是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其次,从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结合起来,这样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第三,解决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重视教学管理人員职业发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聘任条件,比如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线教学工作的经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同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也参与到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二)增加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要改善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必须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编制数量,减轻工作量,合理分工,让教学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4]其中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人员,改善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的状态。第二,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繁重的劳动,探索将教务管理系统扩展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减少事务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让教学管理人员腾出时间和精力总结工作经验,开展学习、交流和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具有职业发展的成就感和归属感。第三,改变目前多数地方院校按照专业数和学生人数核定教学管理人员编制的做法,以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主管部门,需要配备具有学科背景的高水平人员,引领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层教学单位(学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数,不但要考虑专业数、学生人数、教师人数,还应该考虑开设课程的数量。
(三)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
多数地方院校目前的晋升机制按照不同的系列设置,教师、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学生辅导员、教辅人员等的晋升主要是职称的评聘,每年一次;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是职务的提升,即干部提拔,大概三年一次。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上属于行政管理系列,不能参与职称的评聘,只能参与职务的竞聘。在行政干部的职务竞聘中,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工作繁忙,无暇经营人脉关系,在竞聘中处于劣势。在职务晋升中,机关核心部门的行政人员提升的机会往往比较大,教学管理人员很难得到晋升,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因此,探索建立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对于解决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倦怠,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意义重大。要建立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应该充分考虑教学管理人员在地方院校教学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师生对其工作评价、工作成效等作为晋升的条件。第二,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掌握人才培养规律,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基本要求,熟悉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等,因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术研究成果、教学成果、承担的项目、研究论文等应该作为其晋升的条件。第三,教学管理人员晋升时必须考核其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第四,在晋升的职数、级别的设置、工资待遇上向教学管理人员倾斜,改善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职业倦怠状况,鼓励学校的优秀人才投身教学管理队伍。
(四)建立培训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
通过对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忙于琐碎的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培训,工作效率偏低。地方院校应该建立培训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第一,建立培训体系。对刚入职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熟练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程序、培养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对于工作2-3年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进行提升培训,让他们主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及专业评估等工作;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外出调研等活动,了解专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对于工作4-5年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鼓励他们总结经验,申报教学改革课题,深入研究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将教学管理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提升理论水平。第二,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5]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取得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这有助于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第三,让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技术技能的培训,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计算机、网络、新媒体的运用能力,熟练操作教学管理系统,完成学籍管理、编排课表、安排考试等教学管理日常工作,熟练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发布教学管理的各类通告,并与教师和学生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途径,及时反馈和解决教学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是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其蕴含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往往为师生所接受。地方院校应重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管理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郑虹.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6-47.
[2] 杨志耘,郑军,刘玉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状况与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82-84.
[3] 廖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9-135.
[4] 林华先.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3(27):45-50.
[5] 曾艳.以人为本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6-87.
[责任编辑:陈 明]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负责教学正常运行,维持教学秩序,其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大,责任大,晋升难,待遇低,缺少培训,职业倦怠凸显。地方高校应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状况,探索对策,改善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状况。
[关键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12-0183-03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教学工作是学校最基本的工作,教学运行是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负责学校教学的正常运行。近年來,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晋升通道、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管理人员产生职业倦怠,这对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中的作用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主要分布在教务处和教学单位(院、系、部、教学中心)岗位工作,负责日常的教学管理,维持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正常运行。教务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统筹全校教学工作,制定学校培养方案总则、课程设置指导性意见、学籍管理、实践教学、学科竞赛等教学管理文件和管理办法;组织大型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期末考试等);负责各类教学评估、教学项目的申请、教学质量监控、教学检查、教材管理等工作;统筹全校课程的开设;负责审核学生毕业资格,发放各类证书等工作。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人员主要是按照教务处的要求,制定专业课程设置方案,确定每学期的开课计划和实践教学环节、下达教师教学任务、计算教学工作量、按照教学进程的要求,编排课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考试、上传下达教务处的各种通知,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完成学校和教学单位的各种教学工作,解决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可见,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的作用巨大,他们在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学生之间起到桥梁的作用。
二、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要求及现状
教学管理人员职业素质是指教学管理人员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所具有的思想道德、业务、身心素质和水平。[1]思想道德素质主要指政治理论水平,热爱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和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包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指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管理专业知识等;能力素养指基本能力、专业能力、管理能力。身心素质是身体和心理素质的总称。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同时身心健康,性格温和,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发展,不断深化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这些改革很多都落到了教学管理工作之中,需要教学管理人员为之努力工作才能实现,这就造成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压力增大。但目前许多地方院校的决策者都普遍认为,教学管理人员只是“办事员”,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这导致教学管理人员不受重视、待遇差、晋升困难,教学管理人员感觉前途渺茫,这些都加剧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2]为了研究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状况,我们从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教学管理工作年限、工作状态等方面,对北京某地方院校的39名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一)工作重,压力大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以学院教学秘书为例,教学秘书负责处理学院教学运行中的各类问题,保证学院教学秩序正常;负责落实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负责收集、整理各类教学信息,保管各类教学文档(教学手册、课程档案、试卷等);参与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参与推优、招生与录取工作;统筹各类课程的开设,编排开课计划和课表,组织学生选课;进行学生学籍管理、教材发放、毕业设计答辩工作的安排;负责落实和协调各类专业检查、专业认证、专业评估和教学评估;负责各类教学项目的申报、检查和结题等。此外,还有各种突发或临时性的工作,比如教师临时调课,学生缓考等。参与调查的39位教学管理人员都反映教学管理工作琐碎、任务繁重,上班忙碌辛苦,平时经常加班,节假日也通常因为教师调课、学生补考、补办学生证件等事不能休息。
(二)人员少,流动大
地方院校普遍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问题的核心可能源于对“管理不是科学”的模糊认识,加之没有充分了解教学管理的本质及特点,认为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件简单的事务性工作,谁都可以干。因此,地方院校在进人、晋升及培训等方面,向教学和科研人员倾斜,教学管理人员编制数少,人员短缺。教学管理人员晋升困难,不能参加教师的职称晋升,只能通过行政提拔才能晋升,前途渺茫,教学管理人员流动性大。目前,多数地方院校实行岗位聘任制,三年聘任一次,每次聘任中,达到聘任条件的多数人都不会优先选择教学管理岗位,而是选择人事处、科技处等行政岗位;基层(学院、系)教学管理岗位因为要面对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其工作繁重、琐碎,时间性强,责任大,稍微懈怠就可能造成教学事故,影响面大,选择竞聘的人更少。形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普遍感觉身心疲惫,压力大,待遇差,晋升渺茫,如果有其他的机会,一般都会选择离开教学管理岗位。所以,目前地方院校普遍的情况是教学管理岗位人员少,流动大,很多基层教学管理岗位处于缺编状态。在我们所调查的39位教学管理人员中,在教学管理岗位工作15年以上的,都是本科学历且年龄在43岁以上的女性。
(三)晋升通道狭小
目前,在地方院校实际工作中,主讲教师、科研人员、实验室人员等被认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参加每年至少一次的职称评聘,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要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和科研任务,几乎都能晋升。此外,专业技术人员还能参加地方院校干部的提拔和行政职务的竞聘,有多条晋升路线。而教学管理人员因为从事的是教学管理工作,这被认为是行政管理工作,大多数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归属行政管理系列,晋升主要依靠职务晋升,干部提拔。教学管理人员由于整天事务缠身,在行政上被提拔的机会远远少于机关的其他行政人员,职务晋升非常难,即使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积极开展研究,承担研究项目,撰写研究论文,也不能参加职称评聘的晋升,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多年得不到晋升,晋升通道狭小。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几乎都是初级和中级职称。
(四)不受重视,待遇差
地方院校不重视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表现在教学管理人员的职称、工资待遇很难与同等年限的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工作累、待遇差决定了教学管理人员在学校的地位、认同度低。此外,学校的出国深造、国内访学、职称晋升指标等各种政策和激励措施都倾向于教学和科研人员,奖励也以教学科研为主,教学管理人员几乎没有出国、访学等的机会,学校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视基本上停留于表面。过重的工作压力,较低的待遇,使得教学管理人员产生公平感缺失的失落心理,导致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职业倦怠逐渐凸现。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都一致认为教学管理岗位在高校不受重视,没有前途,工作辛苦,待遇差。
(五)缺乏培训
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启动,要求教学管理人员提升职业素质。计算机、网络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等,还必须掌握信息管理和处理技术。但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因缺编导致工作繁忙,经常加班,教学管理人员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学校的岗位培训也很少。在我们所调查的39位人员中,没有一位教学管理人员接受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偶尔有培训机会,也因为工作繁忙,无法抽身前去。
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普遍感觉工作累、压力大、疲于应付各种事务,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公平感缺失,没有成就感,并由此产生心理失衡和职业倦怠,这不利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要改变这一情况,必须正确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从学术的本质和特点出发,探索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解决途径和对策,以促进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措施及对策
(一)改变观念,认识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特点
在视教学管理人员为“办事员”的观念下,多数地方院校至今没有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学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忽视了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服务育人等特点[3],更强调教学管理人员的行政性,将教学管理简单地纳入行政管理范畴,这不利于地方院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地方院校决策者应当改变观念,明确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首先,教学管理人员是地方院校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桥梁,是高校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协调者;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是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其次,从教学管理工作的本质和特点出发,将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管理结合起来,这样人才培养才能落到实处。第三,解决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重视教学管理人員职业发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聘任条件,比如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线教学工作的经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待遇,让一些优秀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同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现有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让他们也参与到专业的教学活动中,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二)增加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
要改善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必须增加教学管理人员编制数量,减轻工作量,合理分工,让教学管理人员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4]其中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人员,改善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繁重的状态。第二,加强教学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减轻教学管理人员繁重的劳动,探索将教务管理系统扩展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减少事务性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让教学管理人员腾出时间和精力总结工作经验,开展学习、交流和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具有职业发展的成就感和归属感。第三,改变目前多数地方院校按照专业数和学生人数核定教学管理人员编制的做法,以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配备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主管部门,需要配备具有学科背景的高水平人员,引领地方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层教学单位(学院、系)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数,不但要考虑专业数、学生人数、教师人数,还应该考虑开设课程的数量。
(三)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
多数地方院校目前的晋升机制按照不同的系列设置,教师、科研人员和实验人员、学生辅导员、教辅人员等的晋升主要是职称的评聘,每年一次;行政管理人员的晋升是职务的提升,即干部提拔,大概三年一次。地方院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基本上属于行政管理系列,不能参与职称的评聘,只能参与职务的竞聘。在行政干部的职务竞聘中,教学管理人员由于工作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工作繁忙,无暇经营人脉关系,在竞聘中处于劣势。在职务晋升中,机关核心部门的行政人员提升的机会往往比较大,教学管理人员很难得到晋升,职业发展空间狭小。因此,探索建立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对于解决教学管理人员工作倦怠,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意义重大。要建立适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晋升机制,应该充分考虑教学管理人员在地方院校教学运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以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年限、师生对其工作评价、工作成效等作为晋升的条件。第二,教学管理工作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掌握人才培养规律,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基本要求,熟悉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等,因而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学术研究成果、教学成果、承担的项目、研究论文等应该作为其晋升的条件。第三,教学管理人员晋升时必须考核其在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和贡献。第四,在晋升的职数、级别的设置、工资待遇上向教学管理人员倾斜,改善教学管理人员目前的职业倦怠状况,鼓励学校的优秀人才投身教学管理队伍。
(四)建立培训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
通过对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目前地方院校教学管理人员普遍忙于琐碎的教学管理工作,缺乏培训,工作效率偏低。地方院校应该建立培训体系,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第一,建立培训体系。对刚入职的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熟练使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程序、培养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能力等。对于工作2-3年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进行提升培训,让他们主要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专业认证及专业评估等工作;参加教学改革研讨会,外出调研等活动,了解专业发展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趋势;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掌握人才培养规律。对于工作4-5年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鼓励他们总结经验,申报教学改革课题,深入研究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将教学管理的工作实践进行总结提炼,撰写研究报告和论文,提升理论水平。第二,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5]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结合实际工作,积极参与职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取得教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证等,这有助于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第三,让教学管理人员参加技术技能的培训,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教学管理人员提高计算机、网络、新媒体的运用能力,熟练操作教学管理系统,完成学籍管理、编排课表、安排考试等教学管理日常工作,熟练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发布教学管理的各类通告,并与教师和学生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途径,及时反馈和解决教学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高水平的教学管理和服务是对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撑,其蕴含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先进理念和思想,往往为师生所接受。地方院校应重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现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管理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教学管理人员职业倦怠问题,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 参 考 文 献 ]
[1] 郑虹.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修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46-47.
[2] 杨志耘,郑军,刘玉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状况与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82-84.
[3] 廖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角色意识和服务意识[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129-135.
[4] 林华先.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3(27):45-50.
[5] 曾艳.以人为本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86-87.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