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绘画艺术中媒介语言的应用
冯浩城
摘 要:人类历史长河中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革新都会对艺术创作造成巨大的影响。在20世纪,艺术与科技之间最大的发展就是计算机和生物技术对于艺术语言的特殊影响。诞生了很多偏重使用最前沿尖端科技和新媒体形式表现作品主题或传达艺术家思想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使艺术创作不仅给社会创造了视觉财富,同时又有声音、触感等多维互动的形式,继而对社会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不同的传播方式、材料、行为作为新媒体艺术中的媒介,所传递的情感、语言也大相径庭。准确使用及深入剖析每种媒介代表的语意,成为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研究之中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语言;跨学科
在约百万年前的非洲大地和稍晚一些的亚欧地区,人们从石块的反面削下许多薄片,形成锋利的切削刃,制成了比之前更精致的工具。此后又经过了25万年,人类发明了形状更为细致对称的切刀或手斧。人类开始认识到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以及形式本身都可以带来娱乐。从人类迈出艺术史上的第一步起,就与科技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几何和透视的发展影响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众多文艺复兴时期画家的创作;油料、矿石的提纯技术奠定了北欧高亮色调、大纵深的油画塑造风格;莫奈、西斯莱、毕沙罗等印象派大师则得益于光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百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艺术创作也达到了空前的盛况,诞生了大量艺术流派。这就需要我们足够快地改变思维模式,才能跟上这个足够快的时代。由此,新媒体艺术这种最新、最前卫艺术形式油然而生。新媒体艺术上世纪60年代产生,70年代兴起,起初是艺术家将便携式摄影录像设备用于艺术表现,发展至今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归类于当代艺术或后现代艺术中。本文暂不探讨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分界线,而是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在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大背景下研究新媒体艺术中的代表门类,使我们对新媒体艺术中媒介语言的理解具有足够开阔的视野,拥有丰富的比较维度。同时,通过对个别媒介的具体研究,充实我们对于艺术语言的了解,构建出一套新颖的新媒体艺术理论框架与研究范畴。
一、多维空间中的语言
在传统的艺术品分类中,可以通过创作形式将其归类为二维作品和三维作品,二维作品即在画纸、画布等平面上表现多维形式;三维作品即在我们生活的空间中创造一个切实存在的物质载体。从卫星照片和航拍摄影作品中不得不让人深切感到,人类的生活深受重力的影响,以目前科技水平并无法达到绝对自由的活动。无论多高大的建筑,在高空中看到的都是微不足道的点状和线状物,就如我们在地面眺望繁星一样。横向(地面上)的发展大于纵向(空中和地下)这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似乎都是一个无法否认的现状,二维作品虽能表达三维,三维作品可以映射四维,但常给人差一点点的感觉。毕加索,达利两位大师可以说是对维度进行思考和创作的代表性人物,就是在二维画布上对三维和四维表现和思考,不过却很难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只能得到小部分人的青睐。单纯用肉眼去欣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所以作品与观者的互动和艺术不应该是小众的则成为了新媒体艺术创作的灵魂。观者驻足在欣赏一件作品时,光线的改变、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微调、自由的活动、受到的感官刺激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反馈。比尔·维奥拉的作品THE RAFT用高压水冲击人群,作品中人的面部表情、动作和水流的变化水滴对光的漫反射都是不同的艺术语言,尖叫声与水流声、创作过程时参与的感受又构成了新的语言,向观者传达不同的概念。同时观者与作品中的参与者又对作品中的每种变化、表现进行再定义,再理解,无论是创作的过程,展示的过程,还是观看的过程都是透过现代科技向人们传达四维空间的概念——注重观者与参与者的即时感受。
二、生物技术的应用
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作为新媒体艺术的基本语言一直以来都是艺术家们创作的主要来源。然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其成为新媒体作品中新的宠儿。生物技术可被定义为生物机体、生物系统或生物加工过程在制造业和服务性工业中的应用。生物技术重实验、重实践这一特性注定了它在新媒体艺术创作占有一席之地并區别其他媒介。进行切割、插入、连接和重组之后产生的新物质有可能是意料之中也可能是突发变异,这种不确定性让艺术语言不断推陈出新。不同于形而上学、天马行空的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观,生物技术为艺术品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理论支撑与物质载体保障,可以让人们反复实践,做到类同甚至超越艺术家本身想表达的形式和概念。生物器官改造、发酵、霉变等这一系列过程会让人联想到血腥、暴力、密集的感觉,这种“丑”的形式造成的不舒服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但也是这种感觉使生物艺术在新媒体艺术中“丑”得独树一帜。艺术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审丑的。美和丑共同为艺术语言提供了褒贬、反串等释义。
三、跨学科的包容与丰富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大多数当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它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合成。可以预见的是新媒体艺术将逐渐融入数字技术、经济学、生物技术、量子理论、语言学当中;新媒体艺术家将跨学科成为各领域的专家,或者其他领域专家跨学科专研艺术;新媒体艺术品更加有收藏价值;各领域都将有新媒体艺术的影射,新媒体艺术也将因为各领域的发展而发展。这就使人们无法对新媒体艺术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与时俱进的艺术形式。艺术与科技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但是跨学科不等于跨界转换,艺术也绝不对等同于科学,个性化、独创性、求异性依然是艺术创作所追求的。
参考文献:
[1]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史[M].陈玥蕾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2]J·E史密斯.生物技术[M].俞俊棠,王国政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作者单位:
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