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原则及实施路径

    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然而,学界对于“语文是什么”“语文教什么”“语文如何教”等问题的讨论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状态。其中,王尚文先生《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对于语文课程的界定与论证以及关于语文教育的思想和智慧,体现出作者敏锐精准的思考与见解、大气磅礴的学术深度与广度,以及强烈而深重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书中严密翔实的内容、有理有据的论证,对于一线教师更清晰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真正“走进语文教学之门”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本书在充分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和语文教学活动对话性的基础上,界定了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不同内涵,同时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由此初步构建了一个完善的语文教学体系。本书在广博而精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法之中,更是深深渗入了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育方面的价值取向,因此本书不止于语文教学之“术”的探讨,而是延伸到对语文教育之“道”的求索。

    在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的章节中,作者从“语文源流”谈起,历数了数年来不同专家学者的看法,而后旗帜鲜明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程同时担负着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和文学作品的理解与欣赏两项任务。汉语教学“所求主要是受教之人学会用笔表情达意”,而文学是一种使人变好的努力,加强文学教育,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性情,美化他们的心灵,振奋他们的精神。在阐释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话性时,作者分别从哲学解释学视角和后现代教育学视角让我们认识到,教育是心灵之间的相互理解,对话才是教育的根本途径。只有在对话中才能找到蕴含在教育中的精神。作者进而提出“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对话者”——首先是个乐于对话的人,其次是个能够对话的人,最后是一个争取对话权的人。对于课堂上的“对话”,作者认为,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从外在于学生的情境转化为与学生情境共存,理解学生的心境,融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学一体”。

    在论述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时,作者引用了海德格尔的观点“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是学本身,教所要求的就是‘让学”,即要承认学生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并分析了“让学”的两个层次——让热爱和让实践。“让热爱”即让学生爱上汉语、文学,起码是对汉语、文学的学习饶有兴趣;“让实践”是指不仅勇于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并且善于给学生指点实践的路径和方法。

    综上,《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从语文课程性质的视角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不仅定义了语文课程的内涵(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也提出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让学),更是指出了实现教育意义的根本途径(对话),同时阐释了对话中教师的角色(平等中的首席)。作者倡导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話、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正如其在结语中所说,“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

    (邯郸市第二财经学校文化教研室白鹃)

相关文章!
  • 生活中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童博 邵斐摘 要:通过对本校高中生展开问卷调查,对生活中高中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需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一碗小面

    杨舒越一碗小面,红油浮在表面,三四叶青菜与圆润的小面相伴在一起,几撮小葱零星撒开,香气扑鼻而来。“来啦,吃点啥?先坐,马上好!”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