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途径探索
周加芳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具备较强科学性的学科,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因此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将会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便要求教师能够在化学课堂中有意识地采取多种方式,以实践性和实验性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介绍高中化学教学有效培养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途径,提供给相关人士进行参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创新能力 途径
引言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尤其是培养高中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则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方向。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科目,这对于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且实际应用也要求学生具备很高的创新实践能力。
一、加大互动力度,培养创新能力
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以互動作为主要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强烈互动,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具有促进作用的。学生在课堂上会产生一些疑问和假设,教师应该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引导学生保持学习的好奇心[1]。
比如在学习《乙烯的化学性质》这一课时,大部分教师都会采用乙烯让溴水褪色的实验,然而公式写的却是这两者之间的加成,教师则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让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互助学习,并得出最终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顺利地学到知识,还可以了解到教师所做的实验也是存在局限的,使学生懂得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开拓其思维,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工具教学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图像和视频,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来展现生动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开动脑筋,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新的认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二、倡导实验设计,创新实验教学
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是进行实验教学,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来感受到化学的原理,能够更好地对化学元素的性质产生自我认知,以确保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提高[2]。而在传统化学教学中,一直都是根据教材里面的要求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一开始已经得知,不需要做实验也能得到结果,这样的实验过程根本无法真正了解到实验的内容与原理。因而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运用探究性的实验方法来促使学生验证实验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培养创新思维,真正掌握化学原理,并对其进行综合应用。
以《化学能与热能》这一课为例,让学生自行设计出一个通过化学反应放热的实验。可能有些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认为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都可以放热,以此来设计出一个酸和碱反应的实验,从而探究化学能和热能。教师需要向学生抛出一个新问题,询问学生:如果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那么从反方向来看,热能是否可以转化为化学能呢?此时学生为了能够解答教师的问题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思考。有些同学觉得由于化学物质经过加热就会出现性质上的变化,因此热能是能够转化为化学能的。让同学们通过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诠释热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的理念。最后这个探究性的实验,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化学问题,从自我认知入手,从而实现创新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更顺利地实现化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三、扭转传统思维,创新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绩与高考的分数都令人满意,这说明了教师的化学教育方法是可行的,然而虽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但也不能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就一定获得了层次的提升[3]。在现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合目前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是教学课堂的领路人,只有转变自身教学思维,将创新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有所提升,不然只能与之前的教育一样,培养出只会读死书的圣贤人。在以往的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机械地按照教材上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因而需要改变,通过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觉探索与拓展教材的知识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内的知识点,做到广读书。读书不只是为了高考这一个战役,而社会才是人生最重要的舞台,如果只是单纯应付考试,那将是死板无生机的教学。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硫》这一部分课程内容时,除了重点要求学生去了解高考考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等化学性质外,还应当要求学生去掌握有关硫酸性酸雨的形成原因与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课下去收集资料来进一步加深学习,并能够提出减少危害的新观点,在课堂上进行自由讨论,这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是极有帮助的。
四、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能够进行课堂的教学改革,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主体,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比如在《氯气和水反应》的教学当中,传统是以讲述的方式来说明氯气溶解度,并且点明了氯气和水反应可以生成盐酸以及次氯酸。这样的讲法很难真正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使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教学。首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学生取一个装有溶剂的大注射器,观察并且记录容积的体积之后再抽入少量的水,将其进行震荡,再观察注射器上面的刻度,由学生来回答观察到了什么样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可以说明什么样的问题。其次,从注射器当中取出少量的氯水,使用玻璃棒蘸一滴氯水滴到pH试纸上,之后再让学生观察,并且分析pH试纸中间变白以及周围一圈变成红色的具体原因。最后,演示氯气通过干燥以及湿润的布条的实验之后,由学生按照实验现象来讲解漂白作用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回答“次氯酸”,这样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实验来记录数据,不但能够掌握化学知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获得提升。
五、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认识到创新能力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应该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产生浓厚的化学学习兴趣,不断探索、不断验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互动互助的化学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提高自己的创新与动手能力,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获得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子中.新课改下如何加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探索[J].祖国,2018(15).
[2]钞婷.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风,2019(16).
[3]王明国.高中化学教育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8.
[4]王燕杰.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8,No.625(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