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青春期孩子叛逆思想的影响
张小琴
摘 要:青春期的孩子因认知能力低,会出现一段时间的叛逆现象,这时候家庭引领尤为重要。青春期的叛逆一般从十二三岁开始,可持续至十八九岁,此时的孩子,独立性增强,想摆脱父母束缚的欲望日益强烈,甚至还会因受束缚而产生厌烦或冲动的情绪,甚至会有极端言行,很让家长担心。
关键词:家庭教育;青春期;孩子;叛逆思想;影响
孩子叛逆的特征:追求时尚,凸显个性,敏感,易冲动,任性。追求独立与个性,希渴望挣脱家长的管制,开始在家庭以外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明明自己错了,却不能承认;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故意拒绝或对抗大人的建议;抱怨别人甚至有敌视倾向。
孩子叛逆的根源在于父母,而不在于孩子,当孩子出现叛逆时,家长应积极寻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简单责骂孩子。如果家长不能以身作则,不尊重孩子意见,均会引起孩子叛逆,特别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学生叛逆心理的主要原因。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专制思想的作怪
在一些家庭中仍然存在家长专制思想。在教育方面家长缺乏民主意识,认为他们还不成熟,必须遵从父母,不能持有己见,否则就是“叛逆着干”,因此,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不会或很少把父母视为自己的谈话对象,干错事后,也总害怕受到家长指责总是找一些理由给自己开脱,甚至会因此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事实上,许多中学生在做错事后,自己已经很内疚,在这时候,最讨厌父母的说教尤其反感家长咄咄逼人、无端指责的专横态度。
二、简单粗暴的教育
在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由于家长缺乏教育常识,而且渴望速成,急于求成,在做法上简单粗糙,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过错时,他们不是和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失误原因,协商补救措施,而是一味指责,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感到无所适存,从而使孩子变得无助和叛逆。
三、无言以对的冷战,进退两难的局面
只注重孩子的生活需求,不注重孩子的思想需求的家庭,家长忙于生活奔波和工作应酬疏于孩子的交流谈心,而随着孩子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不接受父母的约束。再加上父母缺乏交流,只是制定一些规章制度约束子女,孩子也很不情愿,这导致孩子抵触叛逆。对于中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孩子就会缺乏主动与父母交流的勇氣和坦率,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造成可怕的后果。
面对此种局面家长应该怎么办?
青春期能否顺利度过,不仅决定着孩子未来的自我认同和生活质量,也影响着父母和孩子关系的质量。孩子叛逆,全家不安。怎么解决这一难题呢?我根据自己的理论钻研和实践探索,提出六点建议:
1.父母要认真学习,走出误区
父母不要将青春期视为洪水当作猛兽,恐慌、茫然,简单地拒绝,甚至敌视。其实,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途径,也是成长的阵痛期。这时候,孩子更需要家长周全地关爱、细致地呵护,了解他们的身心变化及思想需求。家长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形下适当地作出一定的让步,随时纠错正面引导,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2.父母学着用一颗心倾听和交流
父母容易说得多,听得少,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希望受到尊重,让别人理解自己。父母要学会倾听,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这样有利于加深亲子关系,同时了解孩子内心动向,随时排除孩子意识偏差。但是仍然发生了问题,父母要耐心听取孩子的意见,做到就事论事,有效解决问题。
3.父母大爱无私,孩子冰消雪融
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更加关心孩子,因为这个时期的孩子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变得更加脆弱、更加多变、容易冲动,内心茫然、焦躁、任性,不听劝告。你孩子的言行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舒服、不愉快,甚至痛苦和悲伤,但父母对孩子的爱绝对不能改变。父母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情绪波动和行为变化,以便有一个清醒的头脑,并进行有效的干预。
4.父母要控制情绪,科学决策
对出言不逊其实不知所云的孩子,家长千万不能陷入针锋相对陷阱,更不能被孩子的愤怒点燃,而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决策,想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认真执行化解矛盾。
5.父母是一致的、协调的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父母更多的慈爱和家庭的团结。父母必须达成共识,用一个想法教育他们的孩子。他们不应该互相限制,而应该建立或补充彼此的平台。当父母与孩子发生冲突或纠纷时,另一个父母必须有意识地、适当地进行调解。只有当父母一起协作时,他们才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叛逆期,并继续成熟。
6.有意识的劳动,健康成长
父母要引导、帮助孩子参加必要的劳动锻炼。劳动是人幸福成长的必修课程,通过劳动,孩子不仅锻炼了体魄,掌握了劳动技巧,而且能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家庭、学校及社会的正确认识,还能够端正态度,平和心态,理性化解生活中的烦忧。
总之,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必须先改变自己。它们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通过学习和学习,他们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也做得更出色。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冷静地处理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柳菁.关于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华少年,2016(17):17.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