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瑟夫”的形象意义与教学价值
摘要:若瑟夫在小说情节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暗含了作家的创作意图,其形象既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也是世间百态的见证者。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多种设计,具有细节品读、问题探究等重要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形象意义;教学设计;教学价值
若瑟夫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在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中塑造的一个小孩子。这篇小说还成功塑造了菲利普、克拉丽丝、于勒等诸多人物形象,教学中若瑟夫常常被学生和教师忽视,因为文章对他着墨不多,只有寥寥几笔。但这一人物在小说情节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暗含了作家的创作意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多种设计,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
一、若瑟夫的形象意义
(一)小说故事的叙述者
小说《我的叔叔于勤》叙事采用了兒童的视角,即通过若瑟夫这个小孩儿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小说以“我”回忆往事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显然是经过作者精心设计的。
首先,小说显得真实可信。小说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来组织材料,成人世界的情感因素设计较少,既保证了人物观察的客观性,增强了故事的合理性,又拉近了读者与作品的距离,容易引发共鸣,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其次,能够节省笔墨。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只能表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我”视野之外的内容,诸如“于勒当年是怎样糟蹋钱的”“于勒在美洲究竟做了什么买卖”之类的问题都被巧妙地省略了,这样作者就能集中笔墨对最能突出主题的关键情节与重要场景进行细腻描写。
再次,有利于故事情节的曲折变化。由于第一人称视角的有限性,若瑟夫视角之外的合理省略在小说的故事中产生了冲突和悬念,让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而又避免了多余的解释说明。
最后,有利于拉开适当的距离。这样的叙事角度为小说主题思想的展开留下空间,从而展现了小说主题的丰富意蕴。
(二)世间百态的见证者
小说中的若瑟夫作为叙事主体贯穿全文,文中其他人物的言行无一不是从“我”的眼里观察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与评价无一不是从“我”的角度表达出来的。
“我”见证了资本主义社会扭曲的人性。人与人之间异化为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唯利是图,利益至上,就是骨肉之间亦是如此。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前后称呼和态度的巨大反差就是这种扭曲人性的一种生动外显。于勒发财时是“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好心人”,一家人站在海边栈桥上期盼他早日归来;于勒穷困潦倒时却成了“流氓”“讨饭的”“贼”,一家人像躲瘟神一样唯恐避之不及。
“我”也见证了小人物生活的心酸。全家人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是常常买减价的,买拍卖的底货;姐姐的长袍是自己做的,买15个铜子一米的花边,常常要在价钱上计较半天。”去哲尔赛岛的轮船上,母亲明明想吃牡蛎,但怕花钱,只好说“我怕伤胃”,可见一家人生活拮据到了何等地步!读到这里,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三)美好人性的寄托者
若瑟夫是一个纯真善良、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重视亲情的小男孩。小说中这样写道:“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是愁容,狼狈不堪。”这显然是一个孩子带着同情之心来观察感受于勒叔叔穷苦衰老的样子,字里行间满是怜惜之情。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这是在冰冷的人际关系中出现的最温情的画面——自然朴质、真诚善良。我们从这个镜头中看到了人性最美好的一面,犹如一丝光亮,照彻了全篇文章。这种行为既是若瑟夫的善心,也是作者对人性的美好希望。由此看出,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不仅是揭露与批判,同情与悲悯,更有希望与呼唤——呼唤美好人性的回归!莫泊桑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小孩子身上,不能不说这是小说的又一匠心独运之处。
二、若瑟夫的教学价值
若瑟夫这一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如此重要,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巧妙设计,实现人物形象的教学价值最大化。
(一)细节品读价值
若瑟夫给于勒10个铜子的小费,这一情节是小说中最温情的画面,这是刻画若瑟夫为数不多的一处细节。教学中笔者抓住这个细节进行了如下设计:
仔细品读课文第43自然段,联系作品内容,给这个细节拟写一个恰当的小标题,并说说拟写的理由。
这个拟写活动的教学价值:
1.引导学生品读文本。体会细微情节的丰富意蕴,感受文章细节描绘之美。
2.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在儿童身上未泯灭的闪光人性,感悟作者在若瑟夫身上寄托的理想与希望,强化对小说主题的理解。
3.进行语言的学用训练。培养学生运用凝练语言表情达意的能力,将文本阅读、思维训练与语言表达巧妙结合。
学生对这个拟写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在课堂交流展示中,笔者看到了不少让人称赞的小标题:
“温情的小费”“未泯的亲情”“纯洁的十个铜子”“人性的救赎”“闪光的人性”“十个铜子的温度”“十个铜子,一抹温情”“甲板上的指尖温情”“熟悉的陌生人”“人性的光辉”“指尖跃动的亲情”“人性的乐章”“赠与铜子,烛照人性”“爱的给予”“金色的铜子”“这么近,那么远”“铜臭间的馨香”“沉重的情感负荷”等。
(二)问题探究价值
探究一:当若瑟夫见到了久盼的于勒叔叔时,为什么只在心里“默念”,而不是“大声呼喊”?请同学们探究其原因。
这个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1.学习前后勾连的阅读方法。根据小说前半部分的叙述可以看出,若瑟夫并没有见过叔叔于勒,关于叔叔的事情都不是亲历的,是由“据说”而知,因此若瑟夫出于人之常情不会莽撞地呼喊。同时,看到父亲脸色的煞白,母亲性情的暴怒,他岂敢违背父母意愿去呼叫“叔叔”!一个小孩儿缺少这样的胆量。
2.感受人物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亲人就在眼前却不敢相认,只好深埋于心。“默念”二字用语凝重,情感深沉。“这是我的叔叔”岂止是语言的默念,更是心灵折磨下痛苦的呻吟。反复的“默念”让一个孩子过早地品尝到人生百态蕴含的难咽滋味,这样的“默念”远比“呼喊”更具悲剧色彩,更能直击读者内心,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探究二:当若瑟夫见到了久盼的于勒叔叔时,为什么要在心里反复默念“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请同学们探究其原因。
这个探究活动的教学价值:
1.体会同义反复的作用。同义反复,避免了文字上的單调之感,让文字蕴含的内容更丰富,产生变化之美;同义反复,强调了于勒与若瑟夫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不因父母的拒认而改变。
2.感受若瑟夫的纯洁心灵。若瑟夫的内心一片冰清玉洁,没有成人世界的人性扭曲与异化。反复的默念,表达了他对父母行为的不理解、不赞同,这恰恰是作者的愿望在孩子身上的映照与表达。
3.为后文情节展开埋下伏笔。正是这样反复的默念,若瑟夫心里不灭的亲情、良知等凝结成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使他不惧怕父母的唾骂,勇敢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情节的发展水到渠成。
(三)少年成长价值
这篇小说安排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少年成长”为主题。阅读小说,我们发现能体现少年成长的元素并不多,只有若瑟夫给于勒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和在心里默念这一情节能够体现,但不够充分。《教师教学用书》对这篇小说的主题价值只有两点阐述:“对金钱社会扭曲人性的罪恶进行尖锐的批判”和“对小人物的心酸表示悲悯与同情”。对于文章蕴含的少年成长主题及教育价值并未提及与说明,教师也一般按照《教师教学用书》的理解备课授课,常常忽略了少年成长的主题要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怎样才能充分的实现单元的核心价值呢?笔者在教学时补充了小说原文的开头和结尾两部分,并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体会小说对于少年成长的意义。
原文开头:
一个白胡子的老头儿向我们要求布施。我的同学约瑟甫·达勿朗诗给了他一枚值五个金法郎的银币。我吃惊了。他向我说了这样一件故事:这个可怜的人使我记起了一个故事,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这件事我一直没有忘记过。你听我说吧。
原文结尾:
从此我就永远没有再见过我父亲的兄弟了!这就是你会看见我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的理由。
教师依据原文的开头结尾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
1.删去原文的开头结尾有什么好处?请思考回答。
删去原文的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首尾简洁,情节线索清晰,主要人物关系表现得更清楚。这种做法继承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学创作思想,当时作品的主题重在批判、揭露。
2.如果保留原文的开头结尾有什么好处?请思考回答。
保留原文的开头和结尾能使小说以叙述人的角度述说,故事套故事,增加可信度。保持原著风貌,突出了对若瑟夫身上人性美的赞颂,突出了本单元少年成长的主题。
这个比较活动的教学价值:
1.全面感受人物闪光的人性。原文结尾处写道:“有时候拿出一块值得一百铜子儿的银币施给流浪者”,表明成年若瑟夫仍然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没有失掉美好的心灵,这正是少年健康成长的“品性”在成年人身上的显现。在若瑟夫身上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赞扬了像若瑟夫这样成长的孩子。
2.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这篇小说原文开头写的是儿童若瑟夫,结尾写的是成年若瑟夫,首尾呼应中展现了若瑟夫生命成长的轨迹。这个轨迹中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是美好纯洁的心灵。若瑟夫的生命轨迹对青少年学生有潜在的示范作用:暗示了要像若瑟夫一样保持独立判断力,坚守美好心灵与亲情,将美好真挚的情感保留到成年,直至终生。这种负载于优美文字之中的成长价值观,比教师空洞的说教更容易被青少年学生所接受。因此,充分挖掘作品对少年成长价值并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是一名教师的责任担当。
3.突出单元教学主题。从若瑟夫的成长历程中吸收生命价值的营养元素,完成青少年学生成长价值的自我建构,从而实现本单元的核心教学目标,圆满完成“少年成长”的主题教育。
作者简介:易家志(1966—),男,重庆市实验中学特级教师,主研方向为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