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村寨旅游商品化与文化保护
吴如蒋
在民族村寨旅游中,如何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中寻求平衡,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民族村寨旅游商品化过程中,不一定对民族文化造成破坏,应以积极的态度选择性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过于物化的保护。无论是旅游发展还是文化保护,应该尊重当地人和本民族的意愿,让他们参与其中并在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中受益。
民族村寨之所以成为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地,原因在于现代旅游者对异域文化的一种旅游体验向往。现代社会到处充满的是不真实和虚假的东西,这促使人们想离开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去寻找恬静的生活,亲近自然,体验异域文化,找回生活的真实和归属感,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而民族村寨正是被想象成一种宁静和谐、民风淳朴、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因此,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对民族村寨旅游产生“迷恋”。
一、旅游发展中的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苗岭主峰雷公山山麓,建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8个自然村寨组成,全寨共1300多户,苗族人口占全寨的99.5%,故名“千户苗寨”,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有“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之说。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江千户苗寨举行,大量财力物力的投入,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得到了突破性的改善,加上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和推销,西江千户苗寨名声大造,美名远播国内外,市场客源大幅度增长,旅游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成为游客体验苗族风情,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地。
二、民族村寨旅游的商品化
把旅游东道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人为包装、精心设计成旅游产品,向游客展示以吸引游客,这种过程被有些学者称为“文化商品化”。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旅游商品化无法避免,并逐渐形成产业化,这是旅游市场的主要趋势。在民族村寨旅游中,歌舞展演是主打的旅游产品。在西江千户苗寨,每天都有两场供游客观看的苗族歌舞表演,演员主要是西江千户苗寨歌舞团的演员,也有西江千户苗寨的普通村民。表演节目汇聚了苗族各种特色歌舞,有原生态歌舞直接搬上舞台的,也有经过改编舞台化了的,也有游客参与互动的趣味性节目。这些歌舞表演把苗族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设计成旅游产品,构成“舞台真实”,满足游客体验异域文化的需求。
三、对旅游商品化与民族文化保护的思考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人们担心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在世俗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压力下,旅游商品化到底会不会对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造成威胁?对此各方观点不一。持肯定态度的认为,那些经过加工提炼的展演,不论是歌舞还是仪式,虽然与原来的内容有较大的改变,但仍保留了其基本的内容和形式,其真实性并未丧失,相反,舞台化的表演保护了后台原生文化的真实性。而持否定态度的认为,舞台化的表演会破坏文化的真实性,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文化商品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化的破坏,甚至会毁灭传统文化。
社会发展是永变的,文化也一样,在社会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传统文化的根基已经发生了变化,文化若不与其相适应,一味强调原生文化,原封不动的进行物化保护,不但没有进行有效保护,相反会加速传统文化的消失。在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经常会出现要追求“原生态”。事实上,民族村寨一旦旅游进来,就已经不是“原汁原味”了,因为它已认知到了游客需要什么。因此,任何一个民族村寨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原生文化和盘托出。舞台化的表演不一定会给旅游的真实性和民族文化的保护带来破坏。相反还可能会激发创新,促成新文化的发明,被接受为新的“传统”和“真实”。在西江千户苗寨的歌舞表演中,由寨老们表演的《苗族古歌》,2006年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是以创世为主体内容的苗族诗体神话,被誉为苗族的“创世史诗”。而如今由于时代变迁,《苗族古歌》传承面临濒危,演唱古歌的场合已经很少,会唱苗族古歌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且已年过古稀。对苗族的新一代人来说,《苗族古歌》已经很遥远,甚至不知苗族存在古歌这回事。旅游的展演虽只是《苗族古歌》的一小部分,但却给演唱《苗族古歌》提供了一块新的土壤,会形成新的传统,使新的一代通过视听觉察到《苗族古歌》的重要价值,意识到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也使他者了解到苗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结语
在民族村寨旅游中,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协调极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文化是永变的,我们没办法阻挡文化的变迁,但可以引导文化变迁。因此,要以积极的态度选择性地进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过于物化的保护,把文化产业和事业统筹起来,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在旅游资源开发要尊重当地人和本民族的意愿,要从他们的利益出发,要赋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和话语权,要让他们参与到旅游资源开发中来,并在旅游发展中受益。这样我们才可能在旅游资源开发中,开发出既有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特征的,能满足现代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