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负了生命的好景好时光
钟志农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陪伴一线教师专业成长,我刊自2017年8月推出“心育名师”栏目,旨在给教师们搭建展示自我、交流分享的平台。无论您是专职心理教师,抑或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校领导或者教研员,无论您是一位教师,还是一个团队,都可以将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成长经历、优秀经验、教育理念、治教方略或团队成长故事等在这里分享,您的优秀经验必将给广大读者以启迪,推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经验分享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3-0064-04
2005年年底,我在“超期服役”一年半之后,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光阴似箭,转眼间,已过去了近12个春夏秋冬。
盘点这12年间,在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之余,我在两所中学担任了心理健康教育顾问,每周2~3个半天坚持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的第一线值班,接待了千余例的学生个案来访。这12年间,我在前十多年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又出版了学校心理辅导专著4本、合著2本,主编《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教案5册,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52篇,还出版了教学光盘38张;根据出版社的要求,2007年那本《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的修订版也已经接近杀青,下半年即可付梓。闲时,摩挲着案前的这厚厚一沓书卷,心中升起丝丝欣慰之意。
我并非心理学“科班出身”,纯属“半路出家”。从根子上说,我与心理学没有一丝一毫的渊源,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从50岁才开始的。24年间,前12年的“主业”是中学学科教研,研究的是课程改革和教学规律,心理辅导只是“业余”,后来升格为“兼职”;只有退休后的12年,我才将心理辅导当作了自己“不在编”的“主业”,真正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有几位跟我一块学习“焦点解决短期咨询”的朋友,曾用“焦点句式”问我:“你把50岁之前做的一切归零,然后又从零开始研究心理学,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焦点问句引发了我的思考,思考之余再理理思路,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条心得,愿在這里和业内同仁们分享。
一、心存梦想
1993年我从边疆回到南方之后,为了寻找职业生涯中最后10年的专业定位,我花了半年多的时间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中捕捉到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发展趋势的信息。渐渐地,一个判断在脑海里开始形成:我相信,21世纪的中国教育,必定会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引入心理辅导的理念及其方法技巧。这是一块尚未被真正开发的“教育处女地”,蕴含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1999年之后,教育部陆续下发了三个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性文件,一场“大德育”领域里的改革悄然拉开序幕。18年来,尽管遇到了种种困难和干扰,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势头,却从未因国人常见的“三分钟热度”而减退。她弱小,但她一直顽强地存在着。这一奇特的教育现象是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罕见的,它说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真正的“朝阳事业”,她饱含着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对未来中国教育蓝图的热切期盼和梦想,她是一个宏大的“中国教育梦”中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
宏大的梦,需要有一支宏大的“追梦者”队伍,甘愿前赴后继地为之去努力奋斗。
2011年,我在《追逐心中的梦》一文中也描绘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我做梦也在想,总有一天,我们的教育能够真正做到“以心为本”,把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从早到晚“拴”住学生,让他们陷入无穷无尽的作业、考试、竞赛和补课。那样,我们的教育就一定可以有效地提高下一代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我们中国人走出国门时就一定能够赢得世人由衷的尊敬,真正扬眉吐气!
我做梦也在想,总有一天,我们的家长、我们的老师、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冲破那一团团扭曲孩子天性、扭曲教育本质、扭曲社会价值导向的障眼迷雾,让我们的家庭充满不再功利的亲情,让我们的学校回归不再功利的本真,让我们的社会不再充斥功利的迷思!
我是“追梦者”大潮中微小的一滴水珠,但我可以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做起。所以,12年前退休时,我就问自己:假如生命能给我30年的有效时间,我还可以在这块“教育处女地”上耕种什么?
现在,时隔12年之后,我还在不断地问自己同一个问题。
二、重新学习
对于心理学,我既然属于“后知后觉”者,就必须从头开始努力学习,并善于学习。
我对书的兴趣远远超出对网络的兴趣。你对书有兴趣才能爱读书、爱买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学问要自己去求来才会受用。有的老师不喜欢看书,而喜欢看网络。一到备课、写文章的时候,就打开网络,输入关键词一搜,这算是一种“快餐式文化”。我著书写文章是基本不看网络的。为什么?因为网上的知识基本上属于“通识培训内容”,而且还有不少混乱的、人云亦云的东西。真正独到的、有参考价值的东西是不会随便放在网上的,作者第一个考虑的是让它正式出版,知识产权确保之后,才可能被放到网上去。而且,真正能够为我所用的参考资料,是要靠读原著一点一滴有所感悟才能发掘出来的。当然,对于一些信息类的参考资料,网络就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工具了。总的说来,我研究心理学主要是通过看书。爱书、买书、读书,而且乐此不疲。其中,心理学的基础性著作要仔细读,经典著作要反复读,前沿性著作要及时读,一般著作要选择读。
曾有人问过我,藏书那么多,你怎么能看得过来呢?我说,书不能总是一本一本地读,很多时候需要一批一批地读,最好围绕一个主题快读。这样可以相互比较,碰撞出一些思想的火花。而所谓围绕“主题”,就是围绕实践中提出的问题。读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我常常是为突破某一个研究课题,处理某一个个案,上好某一节心理辅导课,解决班主任提出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的某一个难题而读书。因为只有在应用当中读书,才能读出乐趣和意义来。
我觉得做学问如同采蜜,你不能停在一朵花上吸纳,接触的花越多,酿出的蜜越甜。所以,读书要杂、要多、要广,不能只看一个领域的书。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看咨询理论是不行的,还要读教育学、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学论、生物心理学、管理学、哲学以及文学和历史学等。书读得多了,视野就会开阔,最后甚至可以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读书要讲究方法。古人云:“不动笔墨不看书。”我加两句话:不动电脑不看书,不动头脑不看书。看书就要写读书笔记。我习惯在书上圈点勾画,看过的书一定有痕迹;我还喜欢做批注,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看过、批过,再把它转化为自己的话。这些笔记可以帮助自己深入思考、融会贯通、比较鉴别、触类旁通,最后是为了综合运用。比如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理论、罗杰斯的价值中立理论、戴克斯的行为目的理论等,都不能只停留在教科书的概述层面去理解,而应联系社会实践经验和自己的感悟体会,做深入的研读和探究。
还有一点体会,就是读书贵在坚持,要有恒心,有长远眼光。这就要有一个读书计划,这个计划要和你的人生规划、研究规划结合起来。我的藏书都是服从于研究问题需要的,自己准备在某个时间段研究某一问题,我就会提前做好参考资料的搜集和积累。
但是,学习心理学特别是咨询心理学,仅仅靠读书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对内心深处的自我探索和面对面的技巧训练与督导。因此,我退休后每年都会去参加一些高端的心理咨询专业技术培训课程。从2005~2015年的10年间,我共计自费参加了52次心理专业技术培训班,比较系统地学习了精神分析理论与实操技术、现代行为治疗技术、认知主义咨询技术、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技术、学校心理辅导技术、团体咨询技术等,并广泛涉猎了家庭治疗、沙盘治疗、意象对话、心理剧、危机干预与哀伤辅导、人际沟通技术、生涯辅导、催眠治疗、客体关系治疗、绘画治疗等多种现代咨询技术,并接受了施琪嘉教授和德国埃森大学福冈·森福教授连续三年的个案督导和小组督导,近距离观摩和领略了几十位国内外及海峡两岸著名的心理咨询(辅导)大师的深厚技术功底和人格魅力,对促进自己的专业进步和自我完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扎根一线
回顾自己走过的心育历程,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我始终没有离开学校第一线的心理辅导实践舞台。退休之前的12年,我的研究重点是发展性心理辅导课,为此,我在本地区和省内外听课、评课千余节,积累了大量记录详实的听课笔记和临场感悟。这些来自课堂上的生动鲜活的一手资料,为我2007年撰写《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一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最近一年多时间里,我又根据该书出版十年来国内中小学心理辅导课实践的发展新态势、新问题,以及听课评课过程中的新发现、新思考,重新对该书做了力度较大的修订,作为对这一重要课题的再探索。究其理论建构与思想灵感的源泉,同样来自学校心育课堂的第一线和广大心理教师的实践经验。
但是,退休之后,我真正的研究重点已立即转向面对学生个体的个案辅导。在长达10年的时间里,我坚持在两所中学的心理辅导室里值班,直接接待来访学生,从而了解了大量形形色色的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问题,有一些典型案例甚至是令人深感痛心的。这些来自第一线的个案,一方面推动我不断学习咨询理论与技术,以提高自己判断个案、处理个案的实效;另一方面,也帮助我从中进一步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意识到改善學生成长环境的高度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从整个系统入手来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辅导风格。同时,10年的一线个案辅导,也让我对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性的现象有了更为具体深入的理解,帮助我逐步勾画出了中国本土国情下中小学生心灵成长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且据此构建起“民间版”的中小学发展性心理辅导课的整个目标体系及其实施方案,这就是现在得到各地中小学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广泛认可的“六六工程”,即《班主任心育活动设计36例》系列活动方案。可以说,若是没有十年如一日在一线心理辅导室的苦苦坚守,就没有我对发展性团体辅导宏观架构的个性化思考。我相信,如果我们坚持沿这两条主线进行深入研究和执着探索,就一定可以走出一条中国本土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宽广大道来。
四、科研意识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此,心理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科研工作者;至少,应该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所谓“科研意识”,就是“问题意识”“求索意识”,就是要不断地独立思考,不断地寻找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不是一切依赖网络,一遇到具体任务就打开网络寻找现成的答案。例如,对于青少年自杀问题的研究,其根源到底是学生对生命的“不热爱、不珍惜、不尊重”,还是另有深层次的因素?“危机干预”的重点到底是危机事件出现之后的事态应对和相关人员的辅导,还是重在干预可能出现危机的生者?除了几份量表的筛查之外,还应该寻找现行教育体制中亲子矛盾的产生,到底是因为孩子“叛逆”“不懂感恩”,还是父母推卸了作为成年人本应承担的化解矛盾的主要责任?“叛逆”和“感恩教育”的概念到底能否经得起科学的论证或是可能被证伪?“生涯辅导”除了为“选科走班”服务之外还应包含哪些重要内容?又如何保证其在学校里的课程地位?某些改革试点地区出现的心理健康教育被边缘化甚至弱化的难题到底该如何破解?网络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几乎“一边倒”的表述,是否与教育真实现象相符?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我这十几年来在反复思考、仔细鉴别、认真研究的课题。正如加德纳在《重塑真善美》一书中所说:“我并不认为后现代主义和数字媒体是惟一导致‘真、善、美概念混乱的根源,但我将严肃地面对这两者对‘真、善、美构成的威胁。”“如果我们不能大致做出判断,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那么我们就很难生存,甚至无法顺利地度过完整的一天。”
我认为科研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评奖。因此,我搞研究不需要申报课题,不需要申请科研经费,不追求拿一个什么级别的什么奖项;甚至不需要请权威专家来做成果鉴定。因为我相信,社会的认可、同行的支持和实践的成效,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五、不辍笔耕
勤能补拙。年龄大了,反应慢了,许多事情会显得力不从心。在这种情况下,把自己想到的一悟一得及时记录下来,就显得格外必要。时间一长,自己就积累了许多案例、课例、手记、随笔。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在当时不一定看得出有什么意义,但是,一旦遇到某一个需要探究的学术问题,或形成某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这些积年既久的思想火花就会碰撞在一起渐渐复燃,甚至让自己进入一种比较振奋的科研激情状态。我的许多文章或专著,其实就是这样“积跬步”“汇细流”“驽马十驾”般地艰难前行,最后慢慢抵达目的地的。
六、心态积极
如今,恐怕很少有人会去念叨“人生七十古来稀”这样的古训,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更多的遐想与可能。如果以一年四季来比喻人的生命周期,过了70岁也只不过是一年四季中的秋天而已。但话说回来,秋天还是容易引起人们的悲凉感受,容易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我,宁愿用苏东坡的诗句来表达我对“生命之秋”的认识,那就是——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這是人生的收获季节。这里所说的“收获”,并不是指的荣誉、成绩等等,而是指对自己人生的经验总结与自我完善。只有认真回顾自己一生各种经验、体会和感悟,才是我们来到这世界上奋斗了几十年之后的智慧结晶与精神收获。现在想起来,我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之前的几十年,也并没有真正“归零”,因为无论是当“知青”时在边疆的劳动经历,还是做班主任或从事学科教学的专业经验,甚至包括搞教育行政管理的十多年人生体验,都是我后来学习、领悟心理学知识的“奠基之石”,最后全部都融汇到学校心理辅导这个综合性的育人伟业之中了。这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是完全个性化的,可以说是一个人对自己全部生命价值的总盘点。
生命是一个过程。事实上,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开始走向死亡,但很少有人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到了中年之后,才发现时间原来消逝得那么快,才想到珍惜每一天的分分秒秒。而如果到了我这个年龄,则会觉得要和时间赛跑了。因为一个人要想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大体上总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十年磨一剑”;而一个人一生真正有效的时间有几个10年呢?
职业上的退休只是社会制度的“约定”和个人机体老化的一种趋势,但不等于为你的人生努力画上句号。其实,人的心灵是不需要退休也不必退休的。曾国藩有一句名言:“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在严格遵守“健康第一”原则的前提下,只要自己的身体条件允许,我还会在人生之秋的若干年里,珍惜“橙黄橘绿”的好景好时光,努力地去总结和收获我自己的人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教研室,杭州,310008)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