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教孩子去灭火
有些事出发点是好的,但做法或许极端错误。
譬如日前在一档新闻节目中偶尔看到,消防官兵们手把手地在教学龄前幼儿如何使用灭火器。这是件很不靠谱的事,孩子们学会了使用又怎样呢?难不成着火了让他们去灭火自救?
现在,如何防范火灾发生和如何火灾逃生的常识,想必已经进入绝大多数中小学课堂。教会儿童如何防灾(不玩火)、避灾(远离火源)、逃生(应急避险)是我们社会应尽的义务。但学会救火、使用灭火器,窃以为这些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的好。
如今,居住高层的人家越来越多,走廊里基本都配置有灭火器,消防水龙头,如果教育不当,很可能会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与妹妹在网上聊天(妹妹嫁到日本已经多年),聊起中日的教育方式,她感慨良多。在中国,孩子走路被障碍物绊倒,母亲会跑去抱起孩子劝慰:都是这该死的石头不好,打死它、打死它。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以为,一切错误都是别人不给自己让路所致,从而埋下排除异己的思维模式,丧失了合作精神。而日本妈妈则会让孩子再走一遍,避免在同一个地方摔两跤。
在日本的幼儿园和中小学运动会上,只设置团体赛事,不设个人竞技比赛项目,比的是团队的合作精神,不鼓励个人胜利。说来我们会不信,甚至会觉得变态。在日本的幼稚园里,有专门教孩子大便的老师,引导孩子们用橡皮泥捏制不同形状的便便,教孩子们认知哪些形状的便便是健康的,哪种不健康,应该怎样注意饮食和卫生。
我们的许多教育方式往往与日本相反,叮嘱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和坏孩子一起玩耍(实际上好坏出自父母的好恶),远离小狗小猫,因为它们会咬人,身上有数不清的寄生虫……而日本则十分注重培养孩子们的互信关系;幼儿园的第一次家庭作业,大多是让孩子们每天回家拥抱爸妈、邻居小朋友、小狗小猫三分钟。
缺乏互信,只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戾气,越来越孤僻。事实上多疑是软弱的标志,亦是心灵怯懦的证据,以多疑的目光看待一切,就会四处是敌,四处为敌。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必须脱胎换骨地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