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成为一种兴趣
杨明生
摘要:阅读之于人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阅读成为一种兴趣,对人生的任何阶段都有意义,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教师来说,意义更是重大。
关键词:阅读 ?兴趣 ?培养
喜欢阅读的人,以书为伴是他们的乐趣。有的人看书着了迷,甚至会废寝忘食,把读书当作喝茶与品酒一样津津有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喜欢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凭兴趣读书的人已经不多见了。
有人说,喜欢阅读的人,要么是受功利驱动,要么就是靠兴趣吸引。但无论主观上是出于何种动机而喜欢阅读,在客观上都一定程度地促进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功利性阅读,源自功与利的驱动,不乏也有急功近利。考编考学都需要读书,泛泛而读还不行,有时候必须读精读透,甚至还要背诵记忆。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语文试卷中都有默写的内容,对经典名句必须要有积累,而且是大量的积累,否则真的不好应对。当然,利用功利性阅读的功利驱动,鼓励与推动人们的主动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学习策略。例如,最受人们关注的高考命题率先实施了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全国高考Ⅰ卷的阅读容量已经从过去的不到9000字,增加到了13000字左右,阅读类型也从普通文本的阅读,拓展到连续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并存的阅读。阅读材料的变化,阅读容量的加大,不仅有效考查了考生的普通文本或非连续文本的阅读能力,而且作为一种价值导向,也必将对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甚至对提高全民的阅读兴趣产生一定的影响。
兴趣性阅读,源自兴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有了读书的兴趣,总会挤出一切可能有的时间去阅读。阅览室里,图书卖场里,公园里,那些全神贯注读书的人,无不是对阅读有着崇高精神寄托的人。甚至还会有对阅读更加痴迷的群体,每逢节假日、休息日,都会有很多人,甚至是中小学生,他们带着一壶水、一包干粮,在图书卖场里一待就是一天。在别人眼里也许很不可思议,可是对读书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大的乐趣,这一天也或是他们最为满足的一天。
对阅读的兴趣如何,或许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但以功利性阅读为驱动,让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不断养成爱读书的习惯,最终走向兴趣性阅读,或许会成为一种有效的教育策略。但作为读书人最为集中的学校,如果没有读书声,没有书香,这样的校园也就无可谓之校园了。当然,书香校园,并不是以图书馆里有多少本藏书、阅览室里有多少本期刊、教室里有没有读书角、校园里有没有设置读书的场所为标志,而是要看校园里有多少人在无拘无束的阅读除教科书以外的所谓“课外书籍”。因为教科书都是经过专门机构审订作为中小学生必读的书,是根据国家教育课程标准编制的强制性读本,作为受教育者是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但笔者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实现凭兴趣读书,读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图书,校园里才可能弥漫着真正的书香。很多学校包括老师、家长,都把所谓的“课外读物”视为洪水猛兽,处置的方式也极其粗暴简单,发现一本没收一本,每次还让学生深刻反省。校园阅读往往只有应试功利,而没有兴趣爱好,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三国演义》是一本大部头的课外读物,很难想象在今天的校园中会有学生阅读过它,即使有读过《三国演义》的学生也不一定完全读懂了它。但在2001年高考中,南京市第十五中学的蒋昕捷却把这本课外读物中主人翁关羽的赤兔马在高考作文《赤兔之死》中演绎得栩栩如生。
《赤兔之死》不仅是一篇非常优秀的高考满分作文,而且作文中“诚信”一词也成为当今社会最为流行的“热词”之一,并写入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说蒋昕婕是一位写作强手,倒不如说她是一位阅读奇才。当媒体记者问她为什么能写出如此优秀的高考满分作文时,她道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缘由,她读了6遍《三国演义》。
也许蒋昕婕反复阅读《三国演义》与高考满分作文之间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或许这也只是一种偶然,但这里却有一种必然,那就是广泛阅读已经让蒋昕婕的人文素养与语言素养有了极其丰厚的积淀,这才让她能够在作文中把历史故事演绎得如此完美。
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对人生来说是一项最大的功利。有了良好的阅读兴趣,掌握了良好的阅读技巧与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使中小学生终身受益。当然,这里也有一个读什么书的问题。古人说,展卷有益,也就说只要是读书,都会让读者受益。但今天看来,我们在读书时,面临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选择问题,选择什么书而读,往往存在一个价值观的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价值趋向符合当前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又是正式出版物,读起来一定是“展卷”即有益。正如笔者经常讲的一个观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科书所选的文本一直在调整,但其所承载的服务社会时代主旋律的初衷是不变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趋向是不变的,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学科功能是不变的。但不论是什么时代的文本,也不论是什么类型的文本,只要遵循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弘扬社会时代主旋律,有利于传播传统的中国文化或先进的世界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都可以作为教学文本进入中小学课堂,可以是教科书,也可以是所谓的课外读物。
阅读兴趣,除了后天的培养外,也受个人性格的影响。笔者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无论是孩提时代,还是在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历程中,能读的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偶尔能够见到的“小人书”,又称“连环画”,往往都是读了一遍又一遍,这种图文并茂的“小人书”成了当时最为流行的读本,也是那个年代人们最为常见的精神食粮,也真真正正地教育了那个年代的一代人。
当时,可供阅读的图书资源如同当时的生活物质一样极度匮乏,就是“小人书”也是很难见到,倒是每家每户都有一套《毛泽东选集》。随着年龄的增大,认得字不断增多,特别是进入初中以后,已经不能满足于读“小人书”的笔者,渐渐对家中供存的《毛泽东选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一种对读书的渴望和对《毛泽东选集》的好奇,从《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读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再读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笔者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毛泽东选集》的每一篇著作都成了笔者反复研读的经典,甚至是每篇著作第一页正文下面的注释,笔者都是读了又读,不仅是真正意义上的“读原著,悟原理”,而且让笔者从注释中读到了每一篇著作诞生时的中国革命处境与历史背景,也让笔者接受了最为朴素的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特别是通过反复研读,更加增强了笔者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了解和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在阅读中思考,再带着思考去阅读,后来干脆写起读后感。在就读初中的三年时间里,以《毛泽东选集》为读本,写出好几本读书笔记。笔者“读毛选,写心得”事迹被区教育组发现后,作为全区学“毛选”的先进典型受到了表彰。如果说今天的笔者在著书立说上有了一点点成就,甚至是在写作风格上有了一定的成熟的话,那么还真的离不开阅读伟人著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有人说,现代社会的人们疲于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已经不怎么喜欢阅读了,笔者并不完全赞成这个观点。最多只能说现在智能手机普及了,人们不喜欢读书了,而是更喜欢在手机上去读让他们更感兴趣的文本了,快餐式阅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阅读方式的主流。如何利用现代智能手机的显示功能强和信息更新快的优势,来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进而获取更多的知识讯息呢?笔者就向学校的师生们分别推荐了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微信公众号,如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建议大家加以关注。
当然,公众号所推送的所有文章,无论如何精彩,实际上也只能算作是一桌经过加工的菜肴,可能很有味道,也非常可口,但不一定有“营养”,建议还是要“读原著、学原文”,这样才能真正让喜欢阅读的人能够充分享受到原汁原味的精神大餐。
讓阅读成为一种兴趣,寄托着无数教育人的希望。作为教育人,首先要喜欢阅读,并以一种特殊的阅读情怀,去影响一批人,感动一批人,尤其是要去引领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让带着兴趣去阅读成为他们未来人生的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