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霍尔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8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卓玛才让 万玛太
【摘要】目的 观察藏医霍尔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80例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藏医霍尔美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用针灸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7.5 %,对照组有效率75 %,经治疗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经过多年对古老的藏医验方进行研究帅选,利用藏药外敷霍尔美治疗窦性心动过缓疗效显著。
【关键词】藏医;霍尔美;窦性心动过缓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34..01
心动过缓(sinus bradycadia)是临床心律失常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指成人心跳每分钟60次以下。当心跳过缓导致心肌向全身供血不足,造成器官和组织缺氧,引发一系列相关症状。人体心脏有一处被称为窦房结的组织,它是天然起搏器,可以产生电脉冲,通过心肌传输,并按照一定的节律收缩或搏动。临床常出现心悸,轻者可无特殊症状,重者常伴头晕、乏力、甚至昏厥等症状。藏医认为窦性心动过缓是因心情忧郁,烦乱,饮食失调,失眠,易怒等引起体内培根功能紊乱,培根邪侵入心脏[1],使患者表现为胸闷憋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健忘,嗜睡及舌苔发白,思虑多,心前区有石头堵塞感等症状。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病理性的窦性心动过缓相当于中医的心气虚、心阳虚,藏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2]。祖国医学里把“气”概括为人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有以下作用:推动作用、温煦作用、 固摄作用、防御作用、 气化作用、营养作用。心气虚、心阳虚的病理状态下推动作用减弱了,就会导致窦性心动过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80例,均为女性。年龄30~50岁,病程1~5年。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针灸疗法,刺针人迎,内关节,三阴交等穴位。一日一次,一次为15~20分钟,一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三个疗程[2]。
(2)治疗组:将藏茴香粉(具有祛寒止痛的功效,对寒湿、气滞引起的子宫虚寒、腰背冷痛、肚腹胀满、大便溏稀及疝气等有很好的疗效)和肉豆蔻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主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用纱布扎成适宜的小包,放入加热好的酥油里加热,然后敷于白会穴,第一椎穴,第六椎穴,第七椎穴,外敷时间为30分钟,实施油敷时应掌握好温度,避免烫伤[5]。
1.3 疗效评价标准
1.3.1 疗效标准
患者在门诊进行治疗后跟踪随访观察一年。痊愈:胸闷憋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健忘,嗜睡及舌苔发白,思虑多,心前区有石头堵塞感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活动自如,生活能自理。显著: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偶有胸闷憋气,生活能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但仍有部分体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减轻和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2 结 果
治疗组40例中痊愈15例,显著1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40例中痊愈13例,显著10例,有效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详情见表1。
3 讨 论
藏医认为窦性心动过缓是因心情忧郁,烦乱,饮食失调,失眠,易怒等引起体内培根功能紊乱,培根邪侵入心脏,使患者表现为胸闷憋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健忘,嗜睡及舌苔发白,思虑多,心前区有石头堵塞感等症状。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的后续《藏医外治疗法》中记载藏医霍尔美疗法根据经络走向和隆穴位处对应热敷[1],经皮肤吸收抑制隆偏盛的药物从而调节平衡三基因(隆、赤巴、培根)起安神、镇静作用。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藏医霍尔美疗法是藏医传统外治特色疗法之一,操作简便安全,方法独特,疗效显著[5]。
参考文献
[1] 宇 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3.
[2] 安徽中医院,上海中医院,针灸学辞典[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
[3] 万 玛.藏医治疗娘图病76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7,23(10):16.
[4] 阿布都热合曼·帕拉提.维吾尔医治疗40例异常黏液质型窦性心动过缓临床总结[J].中國民族医药杂志,2012,18(09):9.
[5] 旦正项秀.藏医“霍尔美”治疗宁隆症(神经官能症)35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5,21(05):27.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