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的坚信者
刘健宝
六月的仲夏,草木扶疏,花团锦簇,在上海德菱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于红谷滩新区举办的特灵空调旗舰店开业庆典上,我们能看到回馈顾客的大球盖菇的礼品包装盒上显目标注着大球盖菇产于这家公司的爱心扶贫基地:尚礼村蘑菇基地。
尚礼村是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新民乡的一个省级贫困村,是南昌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的帮扶单位。可是,尚礼村怎成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上海一家家电产品大公司的爱心扶贫基地?
事情还得从2017年9月22日这一天说起。这天,南昌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处的廖县平处长下派到了安义县新民乡尚礼村担任第一书记,从事扶贫工作。
大学毕业的廖县平书记,在省蚕桑所、市农业局从事八年后,于2006年1月调到了市人大和农村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处工作。
“岂知我到人大机关工作,仍沒与农业脱干系,且一干就是十二个春秋。那天,接到组织上派我下去扶贫的通知时,我是心怀感恩,又深感压力的。我是从抚州山里走出来的贫困农民的儿子,又是有着20来年党龄的共产党员,今天组织派我去帮扶贫困农民走上富裕之路,不正是我报答党和国家的培养之恩之时吗?可是,不让一个贫困农民在致富路上掉队,我也感到有压力。因我想到,在扶贫路上我光有满腔热情还是不够的。”性格直爽、待人热情的廖书记,在说到自己到尚礼村扶贫的事时,对笔者如是说。
尚礼村是位于安义县县北的一个群山环绕的偏避小山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建房材料主要是木材,村民靠出售木材,日子过得还很顺溜。现在建房大多用钢筋水泥,村民们“靠山吃山”吃不饱,且愈吃愈穷,人多地少的尚礼村由此戴上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廖书记到村里的第一天,就开始挨家挨户上门,不落一户地同每家村民促膝谈心。对每户村民的人员、房屋、收入和维持生计的情况等摸了个清楚后,他又爬山头、走田头,对村里的山脉、水系和土壤,一一查看。不料,这一看让他感到了惊喜:尚礼村虽地处山中,但山青水秀,空气清新,环境无污染,还有冬暖夏凉的独有气候,很适宜菇类作物的种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要把在大学所学的菌菇种植技术,教于尚礼村的村民,让村民们有新的谋生之道。
通过市场调查,他选择了栽培
技术简便粗放、生产成本低、产量高、收益好和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并有着非常广阔发展前景的大球盖菇作为他帮护村里摘“贫困帽”和引领村民脱贫走上致富之路的主要实事项目之一。可大多数人对种植大球盖菇的前景心存疑虑,抱着“看看再说”的态度。事实胜于雄辩。廖书记不强求大家的想法同他一致,他请市人大办公厅帮村里争取了市级党费12万元,用于解决村里种植大球盖菇的资金。在晚稻收割后,他说干就干,从外地购来了菌种,将有劳动能力的9户贫困户组织在一起,利用冬闲地上的稻草秸秆,就试种了5亩大球盖菇。
大球盖菇的种植技术看似简便,但从菌菇种植到菇子收获,既要防鬼伞、盘菌等杂菌的竞争和菇蚊、蚂蚁和蛞蝓等害虫的伤害,又要注意用水、通风通气,尤其是在翻盖覆盖上面的麻袋、无纺布和报纸等覆盖物,或在雨天遮盖薄膜时,要轻拿轻放,否则会碰伤小菇蕾。
那段时间,廖书记早出晚归,一边带领村民看护菌菇地床,时时关心菌菇的生长,还一边想方设法地开展村里的规划、发展等工作。
为保护好尚礼村的人文景观,不乱拆乱建,留住乡愁,他请专业人员来村里对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指导。对有年代历史的古樟、古祠和一幢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反映那个时代特色的具办公、开会礼堂为一体的办公楼等建筑,都予以保留下来;对坍塌、破烂不堪的房屋、牛棚猪栏等杂屋,坚决一律拆除和整治。他帮村里争取资金,改厕、改水和通自来水,并建立生活垃圾集中站。
有好的环境,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村民素质。为培养和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廖书记注重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村规民约结合起来。他在尚礼村的村民微信群里,开展进行了18次国学教育(《弟子规》析意),对不讲道理、不孝敬公婆的、妯娌不和睦的人和事,公开进行批评教育。贫困户欧绍武的妻子周美兰,经常对婆婆大声吆喝,经过国学教育后,现在对婆婆不再大声说活,还经常帮婆婆叠被子。村民欧绍文得知后,高兴地对廖书记说,你的《弟子规》讲得真好,村里尊老爱幼的风气好了很多。尚礼村现在真正成了崇尚礼仪的村庄。对村民乱丢烟头这种细小的事,廖书记也会当着村民的面,把烟头捡起丢进垃圾桶里,让丢烟头的人感到脸红、不好意思。廖书记的这些做法,得到了来尚礼村调查、指导精准扶贫工作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德寿的肯定与赞赏。
如今,走进尚礼村,看到的是古朴新颖、庭院整洁的新景象,让人不禁赏心悦目。尚礼村的新农村建设也吸引了有识之士来村里投入资金,今年,市轨道公司将在该村投入2个亿资金,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样板。村里通过基本农田高标准的规划改造,土地租金由原来每亩100元提高到了每亩350元,全村1100亩土地仅此项就增收了28.5万元,尚礼村272户村民,户均增收1000余元,让村民们真正得到了实惠。
真扶贫、扶真贫,要的就是内生动力的激发。只有内生动力的激发,才能达到扶贫的真实效果。为此,廖书记采取“党建+激发基层组织内生动力和对贫困户因人施策,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办法,激发广大党员和村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他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坚决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带头授党课,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有关扶贫工作的重要讲话,发展年轻党员,评选优秀党员,组织全体党员到革命遗址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地唤发党员自觉带头投入到脱贫攻坚战斗中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