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王春梅
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是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不善于提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教师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勇于提问。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提问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有效做法。
一、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人的智慧要得到充分发挥,必须要有自由、宽松的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比如,有一位教师讲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一个学生问:“为什么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教师听后说:“小草不偷偷地钻出来,还大嚷大叫地钻出来吗?”班里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这个学生羞得满脸通红,整节课都低着头一言不发。其实,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很有思考价值的,教师的话打击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是不妥的。
二、尊重、赏识学生
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当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实际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对他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予以赞扬,然后再针对问题进行点拨和启发,把学生的思路引回到教学内容上来。西蒙诺夫的《蜡烛》一文结尾写道:“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有一个学生提问:“蜡烛是会熄灭的。文中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是不是违背了科学原理?”这一提问,引起不少学生的共鸣,教师立即对这名学生予以肯定,表扬他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告诉学生这里的“火焰”有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这样,教师就把学生的思路引到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上,帮助学生领悟文字背后的深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这样的做法若能坚持下去,何愁学生不能大胆提问?
三、培養学生的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才会有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积极思考、乐于发现。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情和课文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在深入研究课文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将课文改编成小话剧,把课堂变成舞台,挑选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文中的故事进行表演。学生在设计小话剧、排练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之间不断进行交流沟通,不知不觉中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总之,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让学生进入一种良好的学习状态,这是将课程改革中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有益尝试。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勇于探索,奋发向上,展现出令人欣喜的创造活力。
(责 编 晓 月)
相关文章!
  • 初中化学实验操作的改进与创新

    李文忠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课程改革对原有的课程标准进行了完善,这也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必须要对实验课进行合理操作,对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暑假即景之三个女人一台戏

    颜晓雯西方谚语说:一个女人是500只鸭子!这么算来,4号楼1105室有1500只鸭子……早晨,起床就是一场小型战争。因为在A妈的心里,大A和小A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