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技校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
葛武成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事业不断兴起,造成了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缺口较大与实际培养的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大力兴办了职业教育,通过技工学校教育来为社会输送更多数量、更大批量的技能型、专业化人才。机械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广、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在教育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才能让学生的专业发展获得更大的推动力量。在此对技校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进行探究。
[关 键 词] 技校;机械专业教育;基础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6-0189-01
技工学校的机械专业知识在很多领域、很多工作中都有较大范围的使用,因此强化机械专业的教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促进作用。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继续进行专业技术课程学习,继续进行专业技术培养的基础和前提,是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时能够尽快适应岗位需求,在工作岗位上实现更大自身价值的必要保障,因此必须强化技校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在传统的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成了重要的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没有得到充分的组织和开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激发,创造能力也被严重遏制,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那么应当如何开展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对于机械专业基础课学习的强烈欲望
技校学生一般学习基础较为薄弱,学习起点较低,学习效果普遍不理想,他们对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和耐心,在初中阶段因为学习成绩低下而遭致教师和同学的不平等待遇早已经击垮了他们的学习信心,所以在进入技工学校之后,学生的学习欲望水平较低成为制约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技工学校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刚刚进入技校,对于机械专业的发展前途没有具体的感知,对于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也没有任何操作基础,所以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条件,一方面向学生介绍具有机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在当前社会上的需求之大,让学生明白只要自己学有所成,就一定能够获得美好的发展前途,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实训车间,进入加工车间,或者进入合作办学的企业进行参观,去了解车床、铣床、刨床、磨床、各种台钻等设备,看到一个个零件从各种机械上生产而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或者到流水作业的車间去参观,看到一个个零件被流水线加工成合格配件,最终组装成一台台机器,可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
在传统的技校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反复讲解、学生死记硬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感受没有深入感知,学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学习的动机严重不足,当然也就不会和教师进行密切配合,也就不会保证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效率显著提升。从此角度来看,教师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更大的提高。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开展教学,尤其是机械专业很多知识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如果仅凭教师口头的讲解是不足以让学生透彻理解的,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提高学习内容的直观性,保证教学效果的更大提升。例如,在讲解液压传动的基本回路一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感知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基本回路的动画形式,让学生非常清楚地了解液压元件内部的结构状况,了解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明确液压系统油路的运行方向,从而保证对液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入了解。
三、大力开展理论联系实际的历史一体化教学
技校机械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仅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足以保证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升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历史一体化教学,让学生走进车间,走上工作岗位,亲自操作各种机械设备,在实际操作中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完全整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大幅度提升。
总而言之,在技校机械专业教育的基础课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大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机械专业基础课教学更高水平得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英梅.技校机械基础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0(1):15-17
[2]李文利.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2(24):80-81
[3]余晓艳.浅谈技校机械基础课的教学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5):212.